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琅琊榜同人:风起长林调整本 > 第224章 孙宝赞你玩真的

第224章 孙宝赞你玩真的(1/2)

    上官云益起身,拍了拍李孝行膝盖上的尘土,又摆正了李孝行的衣冠,说

    “侍奉君父也是孝,你李孝行不愧孝行二字!陛下绝不会亏待于你!”

    上官云益回到政事堂后,萧平旌还在处理政务。

    见到上官云益后,萧平旌很不开心,他紧张地对着桌子甩着手指对上官云益责问道

    “李孝行今天在朝堂上的举措很危险!他这是要出头,把谏院的矛头全顶在他身上!如果谏院不联名上书,也会各写各的上书,淹的李孝行无地自容!更有甚者,会在李孝行的家乡造谣攻击李孝行的亲人!他有想过后果吗?”

    上官云益没有说话,萧平旌背着手看着书架上的玉花瓶,又问

    “你问过了李孝行为什么要这样了吗?”

    上官云益道

    “陛下,臣没有问。李孝行自己说,这是为了天下考虑,就算是浑身是血,他也会忍着疼。臣想,他是坚决维护陛下的人,他亦说,是忠是奸,天下人自有定论。”

    萧平旌回过身来,坐在座位上

    “没想到,为了一个谥号,一个礼法之争,要弄的朝堂论礼,甚至现在搞成了这个样子!不行,李孝行这人,朕一定要保他!接下来谁要上书弹劾李孝行,朕都绝不答应!”

    在谏院之中,窦一时被几十名文官围着,周谨指责道

    “李孝行真是个奸贼!陛下不尊祖宗礼法,真是天理难容!我们要联名上书,让陛下罢免李孝行的官职!”

    有人反对道

    “李孝行这种人应该关进悬镜司的大牢里!这种居心叵测只会讨好陛下的人,有何颜面活于世上?”

    又有人建议道

    “不对,我们应该各自上书弹劾李孝行!窦大人,赶紧做吧!”

    窦一时道

    “嗯!祖宗礼法不守,天理难容!陛下违背祖制,日后必定天怒人怨!我们赶紧上疏吧!”

    过了一些时日,上官云益找到了黄朗,对黄朗说

    “黄朗,你派段桐舟,带悬镜司精锐差役前往岳阳府,把川东经略使李孝行的母亲接来汴梁。尽量带最好的精锐去,行踪不让人所知,所需通关关文和出城的关文我已经准备好了。要多少钱,你也跟陛下说清楚。”

    黄朗道

    “遵命!我这就去办!”

    不一会,高福把上书都捧进了萧平旌的御桌上。

    果然,弹劾李孝行的上书堆积如山,令萧平旌搓着额头,真是闹得焦头烂额。

    现在萧平旌心想,武靖皇帝萧景琰真是顾头不顾腚,他为了制止党争现象的发生,设立了谏院,受到赤焰案时,太宗皇帝大规模捕杀、下狱谏官的影响,萧景琰矫枉过正,设立了不准杀谏官的祖制。

    如今的谏官摊上一件事就“谏”,早就脱离了萧景琰设置谏院的初衷,他们在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朝廷派系,当然,这也有萧景琰想要拉拢士大夫的无奈因素,不过无论如何,萧景琰的行为,已经为后人造成了不少困扰。

    现在刚刚到了初春,萧平旌满头大汗,他翻着这些谏院的奏疏,看来是清一色要把李孝行给一撸到底,他不打算批复了,直接说

    “召窦一时、周谨、孙宝赞入政事堂!宰执、枢密院官员等退避。”

    三人来到政事堂内,萧平旌对窦一时说

    “窦一时,祖宗之法包含了四书五经的全部内容,你有没有办法反驳李孝行前些天在朝堂上的言论呢?”

    窦一时说

    “臣等无法反驳李孝行的言论,但李孝行是奸臣无疑!”

    萧平旌道

    “既然无法反驳,那说明李孝行说的话是对的,为什么说他是奸臣呢?”

    周谨说

    “因为李孝行不遵守祖宗礼法,与所谓民心无关!他就是违背了祖制,违背了天意。”

    萧平旌疑问起来,他一边问,又一边拿起了梁太祖景运皇帝的祖训来说话了。

    “失了民心,遵守再多的‘道’,遵守再多的祖宗礼法,又有什么用呢?你们的这些上书,别再给朕递了!李孝行做的好不好,明年问问川东路的百姓就知道了!如果川东路的百姓讨厌李孝行,朕就把他下狱抄家!这也符合太祖景运皇帝立下来的祖宗之法。”

    萧平旌这么一说,窦一时完全无法辩驳,因为李孝行确实没有恶行,川东路的百姓对李孝行爱戴的不得了,因为李孝行贯彻的是萧平旌留下来的政策,所以施政非常平稳。

    换个思路来说,如果川东路的百姓反对李孝行,也是间接地反对萧平旌。所以在这个思路上,不论是王士龄还是李孝行,会竭力想办法治理好四川百姓,为萧平旌获得更多的政治声望。

    孙宝赞强词夺理起来

    “陛下!难道您真的要违背天意,而起用李孝行这样的无耻之人吗?”

    萧平旌大怒起来,他终于忍不住这些谏官了,他一把把那些奏疏给扫飞在地上,守在政事堂内的禁军听到了萧平旌的动静,纷纷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