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琅琊榜同人:风起长林调整本 > 第223章 李孝行的坚定

第223章 李孝行的坚定(1/2)

    萧平旌这一问来,谏院群臣哑口无言。的确,他们说李孝行是奸贼,现在他们作为朝廷“忠臣”,跟一个奸贼吵架都都吵不过,那他们这些忠臣的脸面在哪?

    于是,周谨和孙宝赞说出了这样的话

    周谨说“臣不忠啊!请陛下治罪!”

    孙宝赞道

    “让李孝行这等奸臣当道,臣还有什么话好说呢?请陛下治罪!”

    萧平旌面色铁青,他把皇冠摆在御桌上,随后斜倚在王座上,对周谨和孙宝赞说

    “好,你们要朕为你治罪!你们说不过李孝行,朕看你们也不知道李孝行说的民心是什么?周谨,你是江陵府人,朕就派你回江陵府,做江陵府的教谕,看看那里的民心如何!”

    “孙宝赞,你也是,你是荆湖南路岳州人,当年武靖帝去过岳州处理水灾。那你干脆回荆湖南路治水,看看岳州的民心如何?”

    二人异口同声道

    “微臣叩谢陛下天恩...”

    随后萧平旌看向李孝行,李孝行低头不说话,萧平旌道

    “孝行,过些日子你也要回川东路当经略使。你要好好干,告诉谏院,什么是你说的民心。”

    李孝行道

    “微臣遵旨。”

    萧平旌随后戴起了冠冕,再次强调道

    “朕已经说过,关于追谥的问题,应等先帝大祥后再讨论!若在此期间谁再向朕提及此事,朕谁也不会轻饶!哪怕是皇亲国戚!”

    随后群臣说道

    “微臣遵旨。”

    萧策这些天一直在跟着萧符读书,读完书就侃侃国事,今天萧策读完书,不见萧符,等他来找萧符的时候,只见萧符从卧室里走了出来。

    看见萧符吐着气,又一边提着裤子说

    “老哥,你这时候来找我真是扫我的兴。现在是午时了吗?”

    萧策道

    “皇兄,陛下不是劝您别这么好色了吗?”

    萧符搭着萧策说

    “唉,今天正好放一天假嘛。我看啊,你是不知道有个夫人的好...来,我们去棋盘说事。”

    过了一会,李晴晴穿好衣服走了出来,对萧策行礼道

    “臣妾拜见长林王...”

    萧符拍了拍萧策胸脯,说

    “你要是找个贤淑听话的女子,你也会很开心的!来,老哥,请!”

    两兄弟摆好茶,萧符说

    “唐将军跟我说,喝酒是最伤身体的。因此能少喝就少喝,吃饭的时候可以喝一点,但不能喝多。只要能保证这一点,你的身体就能康健,那成为健儿,武学造诣靠近天下第一,也就没有多少困难了。”

    萧策笑道

    “唐将军他不喝酒吗?”

    萧符道

    “喝,只是不喝多,他能喝得很。父皇就是会挑人!唐将军脾气很合我胃口!所以他说什么,我都觉得很对。”

    随后萧符说

    “老哥, 你知道吗,最近谏院那些人闹的很厉害!为什么陛下不能找几个理由把他们下狱或者是贬到很偏远的,永远见不得光的地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萧策看着棋盘,放着棋子,说

    “皇兄,这你就不知道了。陛下只能拿这一招去对付朝廷掌握一定实权的人,但是不能拿来对付谏官。这个东西,很棘手,是我大梁立国以来的一个麻烦事。”

    萧符问

    “麻烦事?麻烦在哪?”

    萧策道

    “这个事啊,主要是武靖帝立下了不杀谏官的原则,此外,大梁的科举还分了点区别。为了防止武官擅权,因此提了文官上来。因此士大夫有不少的话语权,陛下要是这么对待那些谏官的话,搞不好引来天下士大夫和读书人的反制。”

    “老哥,如今大梁的人心分两种:一是民心,失了民心,百姓就会铤而走险,比如说路胜和高石。二是士大夫的人心,如果士大夫闹起来,搞得地方士绅跟着一块闹起来,这些人的代表就是窦一时了。”

    萧符连子,不屑地说

    “哼,这群人都是蠢猪!这些人为什么不敢在武靖帝的时候吵啊?因为武靖帝真的敢杀这些人。”

    萧策说

    “武靖帝那时候谏院没现在这么腐败。我也不知道这群谏官到底是在穷讲究个什么...可能是考到个功名后,凭借着做个教谕什么的工作,一辈子衣食无忧吧。”

    晚上,李孝行回到了家中,他热泪盈眶,屋子漆黑,没有点起蜡烛,他发着抖,大口喝着水壶里的水。

    只听见一声老气而又坚定的语气传来

    “孝行。”

    李孝行愣了一愣,水壶掉在地上,回头一看,有悬镜司官差拿着蜡烛和煤油灯走了出来,照亮了漆黑的小屋。

    再定睛一看,上官云益坐在座位上。

    两名高大的悬镜司官差身上别着雁翎刀,站在上官云益身边,盯着李孝行,上官云益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