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如何拯救德意志 > 第257章 乱局

第257章 乱局(3/3)

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现在,时间在流逝,战斗仍在继续,各位同志。别再犹豫了,赶紧行动起来!明白了吗?”

    “......明白,托洛茨基同志。”

    在托洛茨基强硬的催促声中,布尔什维克们低头应道。

    可在那低垂的脸庞之下,却已满是对托洛茨基日益暴躁的极大不满。

    ......

    轰!轰隆!!

    “前进!继续前进!”

    “为了保卫革命,把反动分子一扫而光!”

    “哇啊啊啊啊──!!!”

    1915年,宣告战间期真正开始的那一年过去了,1916年悄然到来。

    赤军在托洛茨基大规模强制征兵的推动下,人数迅速突破百万。在第22x号令的引导下,原沙皇军队的旧军官纷纷转红,担任起指挥任务,与之前不同,赤军开始毫无迟疑地向西伯利亚挺进。

    “哎呀,大人,您要是把这些全都拿走,我们这个冬天还怎么过啊!”

    “同志,这一切,都是为了保卫革命的无奈之举。日后一定会给予补偿。”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心生不满。

    随着兵力的扩张,布尔什维克的“战时共产主义”愈发严酷,并且与四月革命时的承诺背道而驰,苏维埃俄国正逐步向独裁迈进,民众的不满情绪也越来越高涨。

    赤军内部亦是如此。

    被强征入伍的士兵无心保卫革命,心中只有逃兵回家的念头;而那些原帝国军官,也对布尔什维克的极度不信任态度感到愤怒与失望。

    “请、请饶了我吧,同志!”

    “逃兵是对布尔什维克的背叛,是反革命的行为,同志。而对背叛者与反动分子,只有一个下场──死!”

    对于这些反抗,托洛茨基则以一种极具“斯大林特色”的方式进行了回应。

    只要发现逃兵,立刻就地处决,毫不留情。

    这还不是全部。

    由“钢铁费利克斯”指挥的契卡开始抓捕旧军官的家属为人质,只要察觉他们有异心,便威胁要将他们的全家处决。

    即便在布尔什维克内部看来,这种方式也近乎野蛮与残暴,但为了保卫苏维埃俄国、守护革命,这些也是“不得不为”的手段。

    就这样,在这场混乱不堪、难以预测谁胜谁负的俄国内战中,战局逐渐向苏维埃倾斜。

    赤军接连夺下察里津、鄂木斯克,甚至在新西伯利亚也插上了红旗,一边将科尔尼洛夫和白军一路向东逼退,一边步步蚕食整个西伯利亚。

    对科尔尼洛夫和白军将领们来说,这无疑是令人绝望的局势。

    但他们又能如何?

    西伯利亚原本就人烟稀少,资源匮乏(这也是白军军阀甚至南下蒙古进行掠夺的原因之一),而包括马赫诺的黑军在内,许多同时敌视红白双方的势力也相继涌入,使得白军的战力被严重分散。

    更何况,白军并非由科尔尼洛夫完全掌控。

    乱世之中从不缺野心家,白军内部同样如此。

    就如同科尔尼洛夫麾下的布鲁西洛夫军中,便涌现出如安东·邓尼金、尼古拉·尤登尼奇、被称为“黑男爵”的彼得·弗兰格尔、格里戈里·谢苗诺夫,甚至还有出身波罗的海德意志人的俄罗斯西北政府首脑,叶夫根尼·路德维希·米勒等人,一个个都是未来的军阀候选者。

    其中,谢苗诺夫更是早已自立为王,率领贝加尔哥萨克独立活动;而其他人,也在赤军势力节节攀升之际,开始对科尔尼洛夫的领袖地位虎视眈眈。

    这对科尔尼洛夫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不过,黑暗之中总有一线光明,不幸之下偶尔也会降临一点幸运。

    “赤军仍在持续东进,贝特曼·霍尔维格总理阁下。照这样下去,白军的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了。”

    “看来,是时候轮到我们出手了。”

    德意志帝国,终于开始了实质性的动作。

    为了阻止苏维埃俄国的东进,也为了拯救濒临崩溃的白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