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如何拯救德意志 > 第257章 乱局

第257章 乱局(2/3)

“请冷静一点,托洛茨基同志。距离我们开始征讨西伯利亚,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再等等,很快就会有好消息传来......”

    “你这是什么乐观主义,季诺维也夫同志!都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我们连车里雅宾斯克和鄂木斯克都还没拿下!按照原定计划,现在红旗早该在新西伯利亚迎风飘扬了才对!”

    但现实是,赤军别说打到西伯利亚的中心城市新西伯利亚,连西西伯利亚都还没走出去。

    对刚刚坐上苏维埃俄国最高领袖宝座的托洛茨基而言,这绝不是个值得高兴的消息。

    “这还只是开始!此时此刻,否定四月革命、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妄图推翻革命的敌人正在不断增加!内战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你们难道看不出来吗!”

    就在不久前,坦波夫的亚历山大·安东诺夫也举起了叛旗,掀起农民起义。继托洛茨基的赤军、科尔尼洛夫的白军、马赫诺的黑军之后,绿军也加入了这场血与火的内战。

    这对本就因白军而焦头烂额的赤军来说,无异于背后又多了一柄刺刀。

    “但托洛茨基同志,白军的装备远胜我们,而且还有西方的援助。”

    不仅如此,白军虽人数不多,但在最前线,却连坦克和飞机都配备上了。

    而反观赤军,连能正常行驶的装甲车都难得一见。

    “还有马赫诺的黑军等其他势力,也在四面八方搅局,处处阻碍我们的进军!”

    如此局势,别说短期内结束战争,战争的长期化几乎已是板上钉钉。

    正如已故列宁所忧虑的那样。

    “看来必须采取非常手段了。”

    然而托洛茨基却无意走列宁的旧路。

    像列宁那样妥协?他宁死也不愿。

    他的信念,他的自尊,不容许那样做。

    因此,托洛茨基决定不循前人之法,而是依照自己的方式,托洛茨基的方式,正面突破眼前的障碍。

    “首先是兵力!我们需要比现在更多、更多、更多的兵力!”

    “托洛茨基同志,您是说......要开始征兵?”

    “没错,布哈林同志。”

    至今为止,赤军的主力一直是以布尔什维克的核心支持者,城市工人为主。

    但光靠这些人,兵源终有极限。若想突破这个瓶颈,必须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征兵,不仅征召工人,还要把占据人口多数的农民也一并纳入军队。

    即便这会带有些许强制的色彩。

    “这会引起极大的反弹啊。现在农民因征粮而已是怨声载道,若再来强制征兵,只怕......”

    “革命自古便是血流成河,胜利也总是伴随牺牲,布哈林同志。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士兵,凡是妨碍这一目标的,都必须被强硬清除,哪怕是以武力。”

    托洛茨基那仿若永远冻土般冰冷的语调让布哈林咽了口唾沫,不敢再多言。

    “还有,有必要将旧帝国军的军官编入赤军。”

    “您说什么?!”

    但他话音刚落,众人便惊愕出声。

    这实在不像是从托洛茨基嘴里能说出的言语。

    “这......您在说什么,托洛茨基同志!”

    “这根本不合常理!”

    这对布尔什维克来说,简直是难以接受的建议。

    眼下与赤军浴血奋战的白军,其主力不正是那些旧俄帝国军的将校出身吗?

    而现在却要把他们拉进赤军担任指挥官?

    这不是明摆着把鱼交给猫管吗!?

    “托洛茨基同志,关于这点,是否可以再行商议?”

    就连一向多疑、不输他人的斯大林也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

    “别再说蠢话了,斯大林同志。战争是军人打的!可我们的赤军,真称得上是一支军队吗?显然不是!”

    托洛茨基如往常般一脸傲慢,坚持己见。

    “该死的山羊胡子混蛋......”

    被当众骂蠢,斯大林只能强压怒火,等待属于他的那一日到来。

    说到底,托洛茨基并没有说错。

    眼下的赤军更像是拿着枪的工人帮派,带领他们的多是下士或基层军官,数量还严重不足。

    若想改变这一现状,便必须引进真正具备能力与经验的军事专家,而俄国境内拥有这种能力的,无疑只有旧帝国军的军官们。

    托洛茨基虽是个理想主义者和幻想家,但至少在战争方面,他明白不能靠理想打仗。这也是汉斯看好赤军最终胜出的理由。

    “当然,我并不是因为信任那些旧军官才这么说。对他们的监视与控制必须是全面的,必要时可以采取更强硬的手段勒住他们的狗链。关于这方面,我相信契卡会处理得当,对吧,捷尔任斯基同志。”

    “请放心交给我,托洛茨基同志。”

    得到任务的捷尔任斯基用毫无感情的声音回答,托洛茨基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