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篡明:从边军一队官开始 > 第333章 欲办教育启民心

第333章 欲办教育启民心(1/2)

    考成的推行很是成功,大汉的政府架构犹如万历新政时期的大明一样。

    各地官府皆是焕然一新,以一种不同以往的风格推行着大汉向前迈进。

    这一日,刘平在乾清宫中宴请一众后妃公主皇子与故明的一干皇室。

    大案的位置很大,刘平携着皇后李望舒坐在上首位置。

    大汉的一帮后妃、皇子公主坐在了左边,而位居右侧的,则是朱由检携着周氏一干人等。

    “陛下,人都已经齐了”

    小元子小跑了过来,低身在刘平身边耳语一句。

    刘平点了点头,随即给了小元子一个可以开始的眼神。

    数十个宫女太监鱼贯而入,一盘盘御膳房所做、还冒着热气的菜肴被摆上了御案。

    直至上完了十八道菜,摆上了美酒、玉壶,人流总算才慢慢离去。

    刘平端起了斟满一杯酒的玉杯,宴下众人相继端起了手中酒杯。

    会喝酒的里面装的都是酒水,像是刘宁、朱微娖这种小孩子,里面装的则是茶水。

    将一杯酒水喝完,刘平放下了玉杯,看向了右侧身穿一身布衣的朱由检:“近日过的如何?劳工营中一切事务可照旧?”

    朱由检的一双手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老茧,脸上也被晒黑了不少。

    今日的朱由检已经全然没了什么帝王的架子。

    此刻闻刘平发问,朱由检抱拳一礼道:“谢陛下关心,劳工营中一切照旧,我想再干几年多攒一些银子,在京师买下一院子,将一家人和嫂子都接出宫外居住”

    “哈哈,你有此心便是好的,到时朕定满足你这个愿望!”

    “那便在这里谢过陛下了!”

    朱由检本就是顺嘴一提,没想到刘平竟真的答应了此事。

    能让家人都离开这提心吊胆的皇宫,朱由检心中是大喜过望。

    刘平对此却没什么好说的,随着大汉慢慢步入正轨,朱由检已经没了什么价值。

    朱由检能凭自己的本事养活一家人,刘平不介意给他留个善终。

    再干了一杯酒,刘平带笑的看向了坐在末端的朱微娖和朱慈烺等人。

    “今年多大了?”

    年方虚岁四岁的朱微娖的小脸上有些畏惧,而朱慈烺则一言不发。

    气氛有些冷场,一旁的周氏赶忙打了个圆场道:“陛下,这两个孩子都怕生,最大的烺儿虚岁已经五岁了”

    刘平一笑,并没有和这两个孩子过不去,反而是放松了语气:“怎么样,你们二人想去读书吗?”

    朱微娖想了想便摇了摇头,朱慈烺则满脸的期盼之色:“想,做梦都想!”

    “好!既然你这孩子想去读书,朕便给你一个机会,不仅是你,朕要让整个大汉的孩子都读上书!”

    听了刘平的这番话,朱慈烺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

    虽然一直待在宫中,有周皇后等后妃教习识字,可终究是比不上正规的私塾。

    小小年纪便遭大变的朱慈烺,比一般的孩童都早熟了不少,显然懂得这个道理。

    一旁朱由检的眼中也露出了喜色,同时又带着些不解的望向刘平:“敢问陛下,让整个大汉的孩子都读书是什么意思?”

    “朱由检,你可知一个国家的未来在哪里?”

    刘平并没有正面回答,反而是起身反问了一句。

    “一国的未来?”

    “既然你不知,那朕便告诉你,一国的未来便在于年轻人,便在于教育之事”

    “倘若大汉的未来百姓人人都识字,天底下还有哪个国家能匹敌?”

    “竟是如此,想不到小小一教育之事,其中隐藏了如此多治国的道理!”

    据不完全统计,有明一朝的识字率是远高于满清时期的。

    所以对于教育之事,朱由检很自然的便联想到了许多,并接受了刘平的观点。

    经历了这一个小插曲,酒宴上也算是个宾客尽欢。

    特别是一帮被囚于深宫的朱姓孩子们,平日里哪能吃得那么多的菜肴。

    一个个是狼吞虎咽,吃的满嘴都是油光。

    周氏一边为几个孩子擦着嘴,一边向刘平拱手告礼。

    刘平对此一笑而过,宴席便在欢乐的气氛中转而结束……

    回到了养心殿中不久,刘平便召见了如今的学部尚书牛金星。

    一番告礼之后,刘平紧盯着牛金星的眼睛,提出了富国强民、首先就要强教育的口号。

    一直没机会大展宏图的牛金星大喜过望,是连声不停称赞刘平。

    君臣二人又沉思了良久,牛金星有些哭着脸道:“陛下此举,乃是千百年间唯一之人,但兴办教育,第一缺的就是银子,第二缺的就是人手,学部的规模相较另外八部本就人手不多,怕是不能满足陛下要在各县创办学堂之举”

    “办法总归是有的,人手不够可以扩招,分科取士之后,那么多的书生都没了着落,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