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立渊传 > 第221章 兄弟息争斗

第221章 兄弟息争斗(2/3)

王以一场火攻烧得片甲不留。战后邺皇震怒,将他贬到东海城,命其终身不得踏入军营半步。“你怎么会在此地?擅离贬所,是要掉脑袋的!”

    裴修抬头,目光直直射向杨轼:“老臣若怕死,就不会来了。”他指着案上的舆图,“王爷调走东海城卫营,是要将东海拱手让人吗?”

    “裴将军说笑了。”杨轼重新坐下,语气冷淡,“东海城外有边军驻守,立渊出征的兵马不过五万人,想破边军取城?痴心妄想。”

    “五万人?”裴修冷笑一声,声音陡然拔高,“秦王用兵,何时靠过兵力?当年颍州之战,他以三千骑兵绕后,烧了我军十万粮草,靠的是兵力吗?立渊是他儿子,望云山一役,千里奔袭直扑望云山,算准了夏国动手,这份用兵之诡,比其父更甚!”他往前一步,几乎要撞到案几,“王爷,东海城现在是空城!边军已经被你分调一部,立渊若想取,根本不必硬碰硬——他只需派一支轻骑,绕过边军,三日便可兵临城下!”

    杨轼的脸色沉了下来:“裴将军久居东海,怕是忘了我邺国边军的厉害。立渊敢来,我就让他有来无回!”

    “厉害?”裴修指着帐外,“当年颍州的联军不厉害吗?还不是被秦王耍得团团转!王爷与太子争斗,却忘了吴国虎视眈眈!立渊那小儿看着温和,实则比谁都能忍——他让李时邺在海州按兵不动,等的就是你调空东海城!”

    “够了!”杨轼怒喝,“本王的部署,轮不到一个贬臣置喙!”他指着帐门,“来人,将裴修送回东海城,严加看管,若再擅离,以通敌论处!”

    裴修望着杨轼眼中的偏执,知道再说无益,终是长叹一声,转身时踉跄了一下,背影在烛火下显得格外萧索。

    亲卫刚将裴修押出帐外,又一名亲卫匆匆闯入:“王爷!东都来人了,是宫里的刘公公,说有陛下密旨!”

    杨轼一怔,忙整理衣甲:“快请!”

    与此同时,东都的太子府,杨轩正对着破城战报兴奋不已,却见亲卫掀帘而入:“太子殿下,东都来人了,是陛下身边的李公公,捧着密旨呢!”

    杨轩心头一跳,挥手屏退众将,亲自迎了出去。院内寒风卷着雪沫子落下,两位来自东都的宫人,怀揣着同一道圣旨,分别踏入了兄弟二人的营帐和府邸。

    铁门关的风雪卷着血腥气,吹过杨轼的大营。他刚将裴修押走,帐帘便被寒风掀起一角,刘公公捧着明黄卷轴踏雪而入,尖细的嗓音刺破帐内的死寂:“东海王杨轼接旨——”

    杨轼单膝跪地时,指节还在发颤。方才调走东海卫营的决绝犹在心头,圣旨却如一盆冰水兜头浇下:“……擅动东海屏障,置京畿门户于险地,朕心实痛!吴人在海州虎视眈眈,卿不思御敌,反陷孤城于危局,若东海有失,朕必严惩不贷!”

    每一个字都像冰锥扎进心口。他猛地抬头,正撞见刘公公眼角那抹似有若无的笑意——显然,东都早已把他的部署看得通透。圣旨中,邺皇严令他与杨轩务必合力击退立渊,稳固邺国江山,否则便削其爵位,措辞间更着重强调:“吴国暗藏后手,若兄弟相残,邺国江山危矣”,点醒他内斗的最大受益者实为吴国。末尾那句“务必与杨轩合力力阻吴人于边境,违则削爵夺职”,更是堵死了他所有退路。

    “臣……领旨谢恩。”杨轼接过圣旨时,指腹几乎要嵌进卷轴的锦缎里,他忽然想起裴修刚刚那句“立渊在等你调空东海城”,喉间涌上一股腥甜。他瞬间明白,父皇这道旨意看似平衡,实则将他逼到了必须依赖杨轩的境地——唯有借杨轩之力牵制立渊兵力,他才能守住铁门关,保住自己的爵位。

    同一时刻,东都太子府书房,杨轩正将破城战报拍在案上,指尖划过舆图上“铁门关”三个字,眼底翻涌着胜券在握的狂喜。书房外忽然传来亲卫的通传,他瞥见李公公那标志性的铁青色的脸,他的笑意瞬间僵住。

    “太子杨轩听旨——”李公公展开圣旨,语气比帐外的风雪更冷,“……你与杨轼同掌兵权,却各执己见、兵戎相见,致铁门关久难宁定,反给吴人可乘之机。立渊在海州虎视眈眈,若因铁门关,致邺国根基动摇,你这储君之位,留之何用?

    圣旨中同样严令他与杨轼合力退敌,否则便褫夺东宫之位,更隐晦提及“吴国暗藏后手,若兄弟相残,邺国江山危矣”,字字敲打他内斗的风险。末了又补充:“西境颍州急报,吴将李崇山陈兵边境,似有绕道谋取东都之意。可分兵三成驰援颍州,余部需与杨轼共守铁门关,若西路有失或铁门关不保,东宫之位,另当别论!”

    “什么?”杨轩猛地站起,腰间玉佩撞在案角发出脆响,“父皇明鉴!铁门关旦夕可破,此时让我分兵,岂不是给了杨轼喘息之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公公垂着眼皮,声音毫无波澜:“陛下口谕,东宫之位,向来只属护国有功者。且杨轼守关经验久于太子,你需借其之力稳固铁门关根基,方能两全。太子若觉得难办,老奴这就回禀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