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下降十米大气压增加一个,从总比例来说看似没多大,但对于已经接近高压气罐极限状态的螺壳来说却是十分的危险,少释放1%的高压气体出来,对于整个螺壳产生的浮力就会减少2%,这个是倍数增减的硬指标,容不得一丝的虚值。
不是不想装更多黄金,而是装不下,没法再装了!
如果要想继续增加高压气瓶里的空气,要么就增加气瓶数量,利用数量来堆浮力,要么就增加高压气瓶的厚度来增大高压气瓶内部压力,可增加厚度的同时,螺壳存放气瓶的地方尺寸已经无法再扩展了,无法向外扩大厚度的气瓶只能向内减小容积,但这样一来也势必减少了空气容量值。
那么不管是厚度还是数量的增加,螺壳体都没有余量位置来安置,要想解决的话只能重新设计螺壳,那还不如直接研究2000米深度作业的螺壳呢。。
这也就是为何现在爬虫和螺壳的工作深度稍稍增加了一两百米,但雷洪汕却为了保证螺壳能正常上浮,不仅不会像上次那样削掉上层泥沙增加装金量,反而是即便正常全部采集还要消减三分之一装载量的原因。
确定了工作模式和流程,甲板上的矿工们开始往水下放螺壳,这部分操作除了看海流情况,决定是不是需要打捞组的人拖曳到更合适的位置释放外,基本上无须更多的人工操作,不过这部分的内容对于矿老板们来说都是新鲜的,雷洪汕只能趁着这个下潜调整的时间,给这些人讲述一下螺壳体的构造和工作特点,以及如何自动对接这些步骤流程。
自动对接完成的爬虫再一次爬到作业点上,时隔几个月后再一次开启的正式的采金。
由于不再刮削上层泥沙,只是简单的利用螺壳体内的筛洗功能,螺壳收集矿料的速度很快,没用多久,第一螺的矿料便收集完毕,按照正常流程释放上浮,重新对接新的螺壳继续在下面采集作业。
当第一螺从海底浮上海面时,矿老板们再也按捺不住,放着带空调舒适的房间不待,跑到了甲板上晒太阳围观打捞组回收螺壳的过程。
“阿汕,这一螺里面能有多少黄金?”
趁着螺壳吊装上船时,李总兴奋的询问着雷洪汕这一螺的收获情况,只是雷洪汕还没开口,旁边一同来的一位矿老板直接伸手示意:
“打住,阿汕先别说话,有奖竞猜,赢了没奖励,输的自罚三杯,或者老规矩!”
听到这位老板开盘这些矿老板们更来味道了,雷洪汕跟他们接触这段时间也了解了一些,他们之间的赌局通常不会涉及钱,这些矿老板的生活早就实现了财富自由和人生价值,平时也就是大家凑一起找点乐子嗨皮一下,惩罚机制也多以恶趣味为主,能喝酒的就喝,喝不了的就用其它方式替代,能玩到一起的也不会有啥羞辱人格性的惩罚,主打的就是追求男人之间的胜负欲。
见大家同意,这位老板这才转向雷洪汕:
“阿汕,我们没搞过黄金,而且你是内行这次你不参加,你给我们大概说一个数做参考。”
经常在丑国那边和淘金客们玩赌局的雷洪汕自然知道他们的玩法,就是谁猜的更准谁赢,谁猜的越不准越离谱的输,不过让他说一个数做参考就很有意思了,他挠挠头回忆了一下去年的收获情况。
“这个不好说啊,去年采集的是削掉多余泥沙层后的高含量粗矿,现在这样简单处理含量肯定下降,你们就按10—20盎司来猜吧。”
“卧槽,一螺上来最少10盎司,那岂不是小三万刀勒?!二十万软妹币?”
听到这个数字几个矿老板咽了一口唾沫,这利润很高了,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雷洪汕晃动着脑袋。
“当然高,因为这里是罕见的碎散黄金汇聚带,我挖了这么久的黄金都还是第一次遇到含量品度这么高的汇聚带,不过这不是最夸张的,去年削掉上层覆盖淤泥后每一螺都能达到30盎司的矿量,而且这还是消减上采集量的结果,最夸张的时候,半螺矿料上来里面就出了几百盎司黄金。”
雷洪汕说起这事旁边的矿工们露出怀念的神色,那螺黄金所有人都记忆深刻,因为就是在那个断崖处捞上来的,那个地方就像个瀑布下方的水潭,从四周汇聚到海沟的散金在海流的作用下慢慢的向下沉降位移,然后在此跌落下来形成一个黄金堆。
搞得半螺矿料都差点超重无法上浮。
只可惜这种地方确实稀少,整条海沟估计都不会再有这样的黄金集中点了。
“卧槽!”
听到这个数字的矿老板们都快麻了,这么暴利的吗,不过很快他们也在解释中明白过来,这只是特例,类似于捡到一个超大的狗头金,这种机会可是少之又少,不能当成普遍案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这么一会的功夫,螺壳已经被吊上了甲板,马上就要开螺卸料了,众老板们也不再纠结什么特例,赶紧下注。
“我赌11盎司!”
“我赌15盎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