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490章 人工湖边的雅兰造船厂

第490章 人工湖边的雅兰造船厂(1/2)

    从平户英国商馆出来时,日头已过正午,众人腹中空空。

    李旦看向李俊臣:“这附近可有酒楼?老夫做东,请大家吃顿便饭。”

    “还是我来请吧,”郑芝龙接话道,“下午还要劳烦各位陪我去参观雅兰造船厂呢。”

    “不,应该我来请客!”

    李国助连忙道,

    “义兄新婚燕尔,小弟没能出席婚礼已是心中有愧,如今你来做客,哪能再让你破费?”

    他又补充道,

    “给你和小松姐的新婚贺礼,我会尽快备好送来。”

    “诶,贤弟这是什么话?”

    郑芝龙摆手道,

    “为兄新婚时,你正在远征济州岛,本就不知情,连我拜了令尊为义父的事你都不知道。”

    “所谓不知者不罪,你何愧之有?反倒是为兄没能邀你参加婚宴,心里才过意不去,今日权当给你补上。”

    “国助,你就别跟他客气了,”

    翁翊皇开口道,

    “李议长和虞城主也没参加一官的婚礼,正好今日一并补上,就让他请。”

    李国助见郑芝龙的老丈人都这么说,便点了点头,不再推辞。

    “这里最大的酒楼叫弘济楼。”

    李俊臣这时插话,

    “掌柜是万历四十五年时,跟着少爷一起到永明城开荒的厨子。”

    他看了眼李国助,笑道,

    “据说店里的招牌菜式,还是当年少爷教他做的呢。”

    “哦?可是那年中秋宴上的菜式?”李旦问道。

    “正是,”李俊臣答,“特别是几道土豆做的菜,在雅兰城堪称一绝。”

    “那可得去尝尝!”李旦来了兴致。

    许心兰好奇道:“我家国助还会做菜?”

    “真的不能再真了!”

    李旦笑道,

    “当年中秋宴上的土豆菜式,的确都是国助指导厨子做的。”

    “我估摸着,这次还能吃出当年的味道。”

    “太好了太好了,”李华梅雀跃,“可以吃到哥哥做的菜了!”

    郑芝龙在旁笑道:“看来今日不仅有口福,还能沾沾贤弟的光,倒是巧了。”

    一行人说着,便往弘济楼的方向走去,脚步轻快了不少。

    ……

    “国助,那些菜式虽是你琢磨出来的,终究是别人做的,”

    许心兰笑着看向他,

    “有空你可得亲自下厨,让我和你爹好好尝尝你的手艺才是。”

    李国助忙应道:“母亲大人吩咐,儿子怎敢不从?明日便下厨,给爹娘做几样拿手的。”

    从酒楼出来,一行人登船去雅兰造船厂。

    虽说腹中早已饱足,嘴里却还留着几分余味,一路都在念叨弘济楼的菜,

    这个说土豆炖海菜鲜得入味,那个夸油炸薯丝脆得解腻,连船桨划水的哗哗声里,都掺着几分意犹未尽的笑谈。

    李华梅更是拉着李国助,一遍遍追问那道奶酥土豆泥里加了什么香料,惹得满船人都笑起来。

    不觉间,船已行至大运河尽头,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圆形人工湖如镜面般铺展开来,岸边整齐地立着系缆桩,纤道蜿蜒至湖岸两侧,

    几艘空载的货船正借着微风在湖心缓缓回旋。

    “义兄你看,”

    李国助指着湖心,

    “造船厂就在湖的北边。”

    “这湖东边有条东北走向的运河,一直通到雅兰河,水源全靠雅兰河补给。”

    “从山里采伐的木材,也是顺着那条运河运过来的。”

    他顿了顿,望着那片开阔水域道,

    “这湖直径两百米,主要就是给大船调头用的。”

    “咱们的44炮舰有十五丈长,在十二丈宽的大运河里根本转不开身。”

    “欧洲那些十八丈长的巨舰就更不用提了,”

    他补充道,

    “在大运河里连侧风都受不起,稍微偏一点就蹭到岸了。”

    他又指了指湖岸的闸口,

    “这湖还能调节运河水量,雅兰河枯水期的时候,全靠它蓄水保水位。”

    “为什么不直接把大运河挖宽些?”

    李华梅趴在船舷上,望着狭长的运河口,

    “挖成二十多丈宽,大船不就能调头了。”

    “二十多丈还不够。”

    徐光启接过话头,指尖在空中比划着船的转向弧度,

    “帆船调头得有足够空间让帆面借风转向,河宽至少得是船长的两三倍。”

    “真要让十八丈长的巨舰自在调头,运河至少得宽三十六丈。”

    李国助点头附和:

    “关键是工程量太大了,整条运河都挖成三十六丈宽,耗费的人力怕是能再修一座城了。”

    “而且运河越宽,水分蒸发和渗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