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惊城剑雪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师徒交心,经阁论境

第一百七十九章 师徒交心,经阁论境(4/4)

,宁舍武林,亦保天下。当年天墓山庄一战,白诺城身陷逼命危局却始终不杀一人,此怀仁慈悲之心,大彻大悟之念,堪为众望。可何曾想到,不久之后,情势竟急转直下,先是小林先生战死异乡,之后白诺城又设计欲杀周帝,直至音讯全无,近日听闻,他脱困之后……”

    说到此处,苦厄神僧亦发出一声满是惋惜的长叹,“风闻他虽已脱困,但似乎已入魔道,渡明渊和西麓谷中先后遭他毒手,死伤无数。”

    (原来当初是苦厄神僧说服剑圣,要扶持白诺城!以当年剑圣将他护在桃源,又为他正名来看,该是十有八九是应了这事。)

    莫承允尽量压下心中震惊,淡然问道:“如此说来,神僧所要寄予厚望的并非白诺城,不知现在是哪位高贤,能入神僧法眼?”说着,竟然笑了起来,“总不会是芒山大典上那个冒牌货,或是……叶郎雪叶盟主自己罢?晚辈可是听说,神僧将佛门宝器——贤劫剑都赠了他去。”

    苦厄神僧摇头答道:“请莫先生赎罪。老和尚已错了一次,今日又岂敢妄言。林宗主和莫先生,都是一等一的聪明人,想必将来是会为天下、为苍生、为武林,行正道、拥明主的。”

    说着,他语气顿了顿,叹道:“只是,恐怕老和尚是看不到那天了。莫先生,时移世易,局未成局,请回吧。日后见到林宗主,烦请代传,就说今日之会,算是老和尚与林宗主告别了。”

    说罢,便又埋头于佛经之中。

    见苦厄神僧始终不愿直言相告,又已下逐客令,莫承允自不好继续逗留。他站起身来,犹豫片刻,说:“晚辈请神僧宽心。不知……”

    莫承允顿了顿,续道:“不知晚辈是否看错,总觉得神僧此时如入生死交绕之境,一步即可圆满,当不自弃也!”

    苦厄神僧淡笑抬头:“莫先生无愧剑神之名,虽痛失一臂,可慧眼如旧,竟比我那缘明徒儿还有慧根,自是没看错的。”

    他缓缓抬手,再次邀请莫承允对案而坐,又说:“修炼之极在境界,境界为首为本。境界之下,招式、手法、技巧、迅捷、经验,皆列其末。境界难言,更不可传,其隐晦难名之处,如凿空成道,无迹可寻,无凭可依。老和尚驽钝,的确就差一步啦。”

    莫承允心中惊讶如翻巨浪,直沉默良久才说:“数年前,晚辈曾有幸听宗主和剑圣前辈讨论武学境界之说。晚辈记得,当时剑圣亦曾有一比,说‘化境之路,如铜镜折花,花不动,镜不破,而镜中花折。’”

    “哈哈,”苦厄神僧竟罕有朗笑起来,“小林先生,当真妙喻。这化境之路,既不在花,也不在镜,而在‘心’!老和尚参悟多年,亦未寸进,近日幡然醒悟,或许参悟之心,便是执念,执念即着相,既已着相,何以可进?由此可见,小林先生之慧根,当真在贫僧之上。”

    “神僧谬赞。这些年,晚辈亦时时参悟这化境之路,甚至立铜镜桃花于斗室之中,日夜感悟,终无半点突破。”

    说话间,他抬起空空飘荡的左袖,续道:“正如神僧所见,如今晚辈已成残身,便是有心护卫太白山、护卫武林正道,恐怕力已绵薄,大不如前。至于这化境之境,此生也当与晚辈无缘啦。”

    “莫先生切勿自弃。”

    苦厄神僧竖掌止住,闻言相劝说:“阁下是当今武林中兴一辈的中流砥柱,与林宗主可称是太白双剑,若非当年牵绊于与秀山宛姑娘的鸳鸯之情,愧欠于白关的心魔之障,如今修为精进当不同凡响。以老和尚看,莫先生今日断臂之痛,未必全无益处。须知历来惊世英豪,无不是因巨痛而悟大道,当年李师一是如此,数十年前狂人败惊仑和贵宗小林剑圣,亦是如此。我佛门南方一支,亦有立雪剜眼、燃指舍臂,以证道求法之说。赎老僧妄言,莫先生今时之误,恐不在勤勉不足,或是悟性不佳,而在执念于太白一门之荣辱安危,斗转于情债偿欠之迷局而不自知。天地广阔,芸芸众生,才是莫先生该寻悟大道的地方。”

    此话一出,素来沉稳的莫承允如被雷击,浑身一颤,直僵在原地半晌也说不出一个字来。挚爱宛氏病故多年,白关之债也已偿还,昔日故人都已不再,只有他困扰原地而不自知。

    他成名已十余载,修为境界亦止步十余年,否则怎会在太白山上要以一臂之痛才能惨胜于后辈丁冕。

    万千情绪如一团乱麻萦绕心中,等他再回神时,桌案上只有佛经堆叠如山,哪有神僧。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施了个晚辈大礼,朗声道:“晚辈再谢神僧。”

    说罢,便起身快步离去。

    ……

    (本章完)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