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 第422章 河阴解枷裴宽逃

第422章 河阴解枷裴宽逃(1/2)

    翌日,彭乐留下乐恂守备新城,自己则押着裴宽前往河阴面见高澄。

    就是想知道,此刻大司马是不是也有捷报。

    裴宽被按着跪倒在地,肩膀微侧,挣开些许压制,抬眼望去。

    只见榻上一人盘坐着,低头处理着桌案上堆叠书文,容颜秀清,气度儒雅,想必这就该是高澄。

    正凝神,高澄侧目望来,他倒不躲闪。

    高澄搁笔后,自榻上缓缓起身,细细打量眼前人,见其左肩上的箭头仍未拔出,却神色自若,毫无痛楚之态,心底倒是敬他坚韧镇定。

    问道:“我实在不知,卿本河东名士,何以一心西顾?”

    “为臣者,当一心追随天子。天子往西,臣不敢往东!”

    略一停顿,又道:“此问不妨问先帝孝武,又为何西行?”

    高澄心底冷笑,这个话茬去接也没意思,毕竟连父亲自己都觉得那是一场严重过失。

    不过东西对峙招降纳叛本就是另一种较量,高澄淡淡应了一句。

    “孝武结局谁都清楚,卿又何必执迷不悟?”

    裴宽也就无话可说,只唉唉叹了口气。

    “来人,为长宽卸下枷锁,使医士为其疗伤!”

    “卿本三河冠盖,自有远见才识,若效忠于我,我必使卿富贵,关中贫狭,又何有卿的用武之地?

    就此安心留在河东吧,勿再怀有异心便是!”

    既然高澄以礼相待,裴宽就被解开枷锁后,神色感激,对着高澄深深作了一揖。

    等人被引出后,彭乐半开玩笑:“大将军,您就这么解了他的枷锁,不怕他跑了?!”

    高澄垂眸笑了一声。

    黑獭用人之道确有独到之处。这么多年,总体来说倒是东面往西面投降的人多。

    这人心到底该如何,才能抓得住呢?

    果真,夜深人静时,裴宽用剪刀将卧毡裁成条状,然后首尾相接编成长绳。

    将一端牢牢系在床柱上,另一端缠在腰间,借着夜色掩护,从楼窗缒绳而下,悄然遁走。

    高澄倒无所谓一人逃走,只是九曲城那边迟迟没有捷报,一直遣人督促。

    斛律金索性遣斛律光亲自回报。

    “连日来,父亲数次从东面发起攻城,折损将近五百士卒。

    九曲城墙依着山势而建,敌军居高临下占尽地利,强攻确实非上策。

    父亲深思后以为,觉得九曲城西面群山环绕,这一年来城中粮草多靠劫掠我军辎重,或抢收东面平原百姓的庄稼而来。

    况且扬志戍已经扼守着敌军由西往东一方粮道,所以欲取九曲,唯有徐图才行。

    父亲的意思是,待其粮尽援绝,才是破城良机,望大将军再作权夺。”

    陈元康适时道:“大将军,如今已拔新城,这九曲城已算得上一座孤戍,拿下只是时日问题,且敌远我近,自有杨志、百家、呼延三戍阻截西寇粮道。

    如今主要的目的是收复颍川,从东往西进才算是明智之举。

    北面大军还是及早撤回河阳,使进可攻退可守为宜!”

    高澄没有亲自到过九曲城,舆图也不能详尽了解其地形。

    前前后后也听了不少人道九曲易守难攻,斛律金的意思也够明白,加之自己等在河阴也不是办法。

    如今有件大事,他还得尽快返回晋阳。

    于是道:“谨慎些也是好的,若九曲果真如玉璧般易守难攻,确实不宜久耗。”

    说着回案:“传函使。”

    书下诏书递给传给函使:“传我军令,使大司马先撤军往河阳。”

    “诺!”

    高岳与绍宗也即将入颍川。于是委任斛律金为五万大军总督,负责截击西面来援之敌,使高岳等人能专心攻打颍川。

    自己则经太行返晋阳。

    扬愔刚任为吏部尚书,昔年高隆之所查的伪窃官职之事在高澄授意下也重启。

    当初高隆之因群小聚众闹事,不敢继续纠察。

    从官员委任上,高澄任吏部尚书期间,虽终止停年格制恢复九品中正制,在于选拔能吏,也更侧重文官选用。

    但魏多经战事,从尔朱世隆起,为收买人心,朝廷开始广授官职。

    如普通士兵也被授予将军、或兼任其他散职,几乎所有督将兵吏无不卦虚衔。

    另如中散大夫、太中大夫、光禄大夫五等大夫之类的官职泛滥,没有人员限制。

    上述虚衔职位的任命流程,一小小令史都可全权授予。

    吏部令史张永和、州府崔阔等人就是利用这一漏洞,十几年来不断伪造任官文书私授官职,如今纠察、自首暴露出的就达数万之众。

    高隆之与杨愔特来晋阳请示。

    高隆之道:“处死张永和等人倒是简单,罢免五等大夫以及其他州府吏史也很容易,只是......如今正是用兵之际,挂着虚衔的官兵有数万之众,若生变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