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仁遇据高唐起兵反抗罗绍威。
罗绍威再次向朱温求援,汴州军拿下高唐,朱温下令屠城。
7月,魏博之乱才彻底平定。
罗绍威这才发现自己是引狼入室。
魏博兵被朱温大肆屠杀,自己还要承担朱温军队的吃喝用度。
可面对朱温的实力,罗绍威真的有的选吗?
总之,困扰唐朝多年的魏博藩镇便衰落下去。
客观上,魏博为唐朝延长了几个月的国祚。
宦官被消灭,朝臣被血洗,河北藩镇被平定,中晚唐的三大问题全被解决了!
906年9月,朱温攻打沧州刘守文。
刘仁恭在幽州统治残暴,大肆征发幽州百姓,发兵十万南下支援。
他打不过朱温,向李克用求援。
李克用在李存勖的建议下同意合作,让刘仁恭派兵支援他攻打潞州。
周德威等人前来攻打,而潞州守将丁会不堪朱温的猜忌,向李克用投降。
同时,李茂贞攻打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思谏向朱温求援。
朱温派出刘知俊,击败李茂贞。
雷彦恭攻打荆南的贺瑰,朱温派高季昌去荆南接替贺瑰抵挡。
面对多地变故,朱温于12月撤军,这次他没占到便宜,还丢了潞州。
三大问题被解决,自己的威信受损,那下一步就只能是解决唐朝了。
按道理接下来就要走禅位流程,可朱温着急篡位,根本不想走流程。
他猜忌蒋玄晖和柳璨借流程拖延时间,是要拥戴大唐,又听信了谗言,便将他们杀害。
何太后也被诬陷与蒋玄晖私通,被杀。
可怜何太后生前多次哀求蒋玄晖等人,希望在禅位后能留下母子二人的性命。
907年1月,前线战事结束。李柷派宰相慰劳朱温,劝他赶紧接受禅位。
907年4月,朱温终于接受禅位,于汴梁称帝,国号为梁,史称后梁。
唐朝灭亡,立国289(274)年。
王莽:“此情此景,我想吟诗一首。”
“西北有孤忠,中原有全忠。孤忠真有忠,全忠全不忠。”
……
此时,所有的唐朝皇帝都站到了一起,空间外面的李纯也短暂回到了空间。
他们神态各异,有的平静接受,有的自责,有的仇恨悲伤面如死灰。
李晔是最后一种情况。虽说他早有预料,但还是击破了他的心理防线。
“亡我大唐,害我妻儿。你坏事做尽,我就在这里等着你!”
除了曹丕吐槽王莽的破诗外,其他皇帝也不禁感慨起来。
嬴政:“天下还有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不知这个时代被后世如何称呼。”
王莽:“这个你们后面就知道了。”
刘邦:“唐朝……也真是个精彩的朝代啊。”
李世民却略带惭愧地叹息道:
“经历过璀璨的盛世,可最终留给华夏的却是残酷黑暗的战乱。”
“唉,留给后人的就是这样的烂摊子。”
事情已经发生,具体的责任也早就说不清了。
李渊幽幽地说道:“大唐兴起于隋末丧乱,最终也亡于丧乱。”
听到“隋朝”两个字,杨坚侧身离开人群,悄悄往慕容燕的朝代楼方向走去……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距李隆基封禅泰山已经过去了182年。
……
人群中,拓跋珪爷孙在窃窃私语,他们也在感叹,但内容却不一样。
相比于沙陀,他们更重视契丹,尤其是那个叫耶律阿保机的人物。
他一向仰慕汉文化,渴望吸收其先进知识。
于是他便劫掠内地的汉人,将他们带到塞外安置,也完善了自己的基本盘。
904年,耶律阿保机大破刘仁恭的盟友黑车子室韦部。
905年末,耶律阿保机与李克用在云州会盟,约为兄弟(李克用为兄)。
阿保机的实力强劲,得到了大多契丹部族的认同。
907年1月,痕德堇可汗体面让位,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可汗。
拓跋珪在耶律阿保机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满意地点点头。
“很好,佛狸,你去找他们吧,老地方见。”
“是。”
此刻,杨坚与姚苌打过招呼后就将物资放在了桌上。
司马懿昏迷至今,不知何时才能醒来。他也在怀疑自己选择。
忽然间,他看到司马懿的手指动了一下。
是错觉吗?还是……
而在另一边,高洋的意识也有了复苏……
……
(唐朝篇完)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