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氏的结果跟“卑弥呼”(也就是壹与),是一样的,都被送进了张琪瑛的皇宫别观里,如今这个皇宫别观被称为“上清宫”,连蔡琰都躲进了上清宫。
袁熙是不会在上清宫乱搞的,其他官员也进不来,这里成了类似于世外桃源的地方。
“浪儿的情况,你应该也清楚,他的野心不是第一天显现出来的,这也是我让他去草原的原因!”袁熙此时正在跟蔡琰讨论关于刘浪的事。
实际上,除了袁熙当初头脑风暴似的,让刘浪搞出卧底行为以外,这件荒唐事最大的助力其实是蔡琰对于袁熙的警告。
这都是蔡琰给袁熙生了儿子导致的。
特别是刘浪成了袁谦的心腹之后,刘浪就很积极地跟朝臣们搞关系,拉帮结派。
另外,刘浪居然在学袁熙,与那些家中没有关系的中层将领遗孀或者姐妹结亲,而且还认养了数个养子,甚至有两个比刘浪年龄小不了多少。
这样的行为,简直在为将来给蔡琰的儿子袁识铺路一般。
蔡琰是个聪明的女人,在几次接触过自己的长子刘浪之后,知道了刘浪的野心已经无法阻拦,立刻给袁熙透露了这件事。
当时袁熙正好在愁着如何处理鲜卑一族的问题,因为之前虽然跟鲜卑一族开战,但是柯比能和泄归泥态度极其诚恳,而且柯比能属于有功的那位,根本没法直接拿他俩开刀。
于是,袁熙就想出了这么个计谋,顺便看看刘浪是不是真的有这种野心。
现在看来蔡琰的提醒绝对没错,这也是袁熙力保蔡琰的原因,可惜这种事不能跟朝臣明说。
“浪儿狼子野心,对不起陛下的恩德,贱妾只望陛下能留他一个全尸!”蔡琰知道袁熙就是来跟她说明一下刘浪的情况,自然要立刻表态。
“你不必自责,这不是你的错!就是可惜了袁识这个孩子,将来就算是封爵,这王位他必然拿不到了!”袁熙其实是对自己的孩子感到不值,为了个同母异父的哥哥犯的错,十二子袁识肯定是封王无望了,就连公爵也会被朝臣们各种审视,更别提就蕃了。
至今为止,大燕国的爵位拥有者,其实都是有名无实的,只不过有食邑,没真的封地,当然他们也不会去封地的,因为家人都在邺都,这是袁熙这个皇帝的要求。
至于皇室宗亲里,袁熙其他的孩子都还小,暂时不够年龄就蕃,太子袁谦自然不需要。
硬要说,算是就蕃的,就是袁熙的亲弟弟袁买,作为汝南王,被袁熙封在了袁家的祖地汝阳。
袁买的就蕃也就是管理汝阳周边而已,虽说汝阳城现在是汝南郡的中心治所,但是无论是军事权和行政权,袁熙都没有让豫州地方让出来,袁买也就是收收汝阳城附近的税,其他的,他真没权利管。
而且就算是税,袁买还得跟豫州刺史府七三开,只不过袁买可以留七,豫州刺史府只能收三罢了。
主要是袁买还得替袁熙照顾并管理着汝阳的那些袁氏宗亲们,袁熙是真的不想管他们。
“没关系的,就算没有爵位。让他去皇家书院当个教书先生也就知足了,等他年龄大了,我就把蔡家的书籍都交给他,让他在书院传授这些知识,这也生活的了!”蔡琰打断了袁熙的想法,也说出了袁熙一直不愿直接要求蔡琰做的事,那就是把蔡琰脑子里那些蔡邕当年收藏的珍贵书籍给交出来。
要知道,蔡邕作为大汉朝的文学大师,基本上就是整个汉人文化的瑰宝,家中书籍的收藏能匹敌大汉皇室。
由于汉末的动乱,很多书籍都失传了,只有蔡琰这个蔡邕的女儿知道一些书籍的内容。
袁熙不是没打过蔡琰姐姐蔡贞姬的主意,但是接触了几次之后,袁熙发现,蔡贞姬是典型的传统女性,基本上识字的程度没多高,仅限于教教小朋友,而且天分也不高,她大概率在帮助袁熙复原蔡邕的藏书一事上,没多大作用。
于是袁熙放弃了对蔡贞姬的要求,反而是提拔她的丈夫羊衜,来增加将来明显会成为大燕国中流砥柱的羊祜的背景。
因为,羊祜的父母就是羊衜和蔡贞姬,只可惜这夫妻俩刚生了女儿羊徽瑜,暂时好像没有二胎的计划。袁熙也不记得羊祜的生日,自然不好去强迫人家去生孩子。
“当教书先生吗?寡人的儿子去当教书先生,听起来也不错!只不过,确实有些委屈小十二了!”袁熙自然不能说出自己的目的,他只能顺着蔡琰的意思走。
蔡琰一听袁熙居然没有拒绝她的想法,有些开心,特别是这个让自己的小儿子袁识远离朝堂的建议,被袁熙认可了。
刘浪的事,让蔡琰心中埋下了刺。
当初她的父亲蔡邕本来就是个文学大师,根本不怎么懂得在朝堂上玩弄政治,被董卓骗过去稳定朝堂,也就是为了多保护一些朝中的“有识之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