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这些所谓的“有识之士”在董卓死后,立刻翻脸不认人,支持王允迫害蔡邕,导致蔡邕死在狱中。
后来李傕郭汜祸乱长安的时候,蔡家也被抛弃,蔡琰正是那个时候,被匈奴人掳到并州去的。
因此,蔡琰其实一直对朝堂政治有着抵触心理,这次长子刘浪再次出事,她基本上不想跟朝堂上的事有所粘连。
如果不是袁识这个小儿子还活着,蔡琰早就想逃出皇宫,离开俗世了。
幸亏有着这个上清宫,给蔡琰避世。
其实,袁熙的皇宫是有冷宫的,只不过,袁熙至今也没把任何人打入冷宫。
就算是蔡琰也只是封宫了一段时间,后来张琪瑛提议让蔡琰去上清宫死过,袁熙也就询问了一下蔡琰,然后,蔡琰就欣然前往了。
因此,这次刘浪在北方草原整出这么多“大活”,都是他一个人的野心所致。
当然,袁熙的放纵以及书院的知识,正是刘浪的依仗。
即便是面对袁谦这个太子,刘浪也是十分自信。
在并州,刘浪在信中甚至对着袁谦说:“亲爱的太子殿下,你知道吗?我一直很嫉妒你,为什么你是他的儿子,而我只是个养子。虽然他允许我叫他父亲,可是我永远不能继承他的江山,这不公平!你看看你,从来不敢质疑那些朝臣们,只会唯唯诺诺地接受朝臣们的建议。你根本不像他,你也不配继承他的江山。那一切应该是我的!”
“这孩子有点魔怔了!”这是张合看到刘浪给袁谦写的信之后,一脸淡然地评价道。
“也是我的错,作为兄弟,没注意到他的想法。”袁谦对于刘浪的叛变一直很自责,他本以为刘浪只是在执行袁熙的计划,没想到刘浪居然有这种野心。
“这事与太子无关。刘浪不过是野心爆发,以为在草原上打赢了几个部落,他自己就有能耐在大燕国这边放肆了。这次就让咱们给他点教训,让他知道知道厉害!”张合对于自己的女婿如此自责,当然不会太过苛刻,而且还得让袁谦从刘浪的问题中摘出去,否则会影响袁谦这个太子的名声。
“刘浪手中的匈奴人有三万骑兵,他那个副将石耶拉出来的奴隶联军也有两万多人,这五万多兵马绝不是什么乌合之众。我知道岳父您看不上刘浪,可他在书院里的军事课一直都是优胜者,在南中和交趾郡的表现都不错。”袁谦看出张合根本看不上刘浪,立刻提醒道。
“我们来之前的时候,你父皇就把并州的府兵调配权交给我了,兵马司也同意了。护匈奴中郎将府、上郡校尉府、定襄校尉府、雁门校尉府都得听命于我,太子殿下就放心吧!”张合自然知道袁谦在担心什么,直接宽慰道。
这次并州从外交谈判,变成了突然开战,基本上就在袁熙和三台六司的预料中,挑张合来这边搞外交,就是为了给战争做准备的。
当然,也是因为整个并州的防御体系都是张合构建的,袁熙才这么安排。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