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战场早已被风沙覆盖,零星的白骨半露在土外,被风磨得像玉一样发亮。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土腥味,仿佛还残留着战争的惨烈气息。他让人在最高的土坡上立了块无字碑,碑石是特意从临仙城运来的青岩——温瑾潼说过,那里的石头能存住念想,埋在土里百年都不会风化。立碑时风里飘来淡淡的栀子花香,亲兵笑着说,是齐太子让人从临仙城移来的花苗开了,就在城墙根下,开得细碎,却热热闹闹地挤满了砖缝。这花香像是一种慰藉,让这片曾经的战场多了一丝生机与希望。
他摸着碑石,冰凉的触感里竟掺了点暖意。他想起温瑾潼信里的话,说仇恨这东西就像北境的冻土,看着坚硬如铁,开春了总会化的。或许,和平的种子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埋下,等待着生根发芽的那一天。
入夏时,临仙城的粮种终于到了。随粮车来的还有个老农夫,背着个竹篓,里面装着几十株栀子花苗。“郡主说这花耐活,撒把种子就能长。”老农夫给花苗浇水时,裤脚沾着的临仙泥土掉在地上,竟洇出点湿润的绿,“俺家婆娘特意拌了临仙的塘泥,说北境的土太硬,得掺点软和泥才好扎根。”老农夫的话语朴实而真诚,带着临仙人对北境的关切与期望。
卫子歇看着那些沾着异乡泥土的花苗,忽然明白温瑾潼的意思。有些东西是要靠根连着的,就像这花,无论长在北境还是临仙,根扎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他亲自带着士兵们在城墙边、军营旁栽种这些花苗,希望它们能在北境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也希望这份来自临仙的情谊能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