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铁蹄哀明 > 第394章 隐忧

第394章 隐忧(1/2)

    韩林接到崇祯的旨意时已经是十一月十四日,此时他已经到了滦州的倴城镇。

    等看到崇祯让其与袁崇焕会合的旨意时,韩林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一丝苦笑。

    这指挥调度,太乱了。

    初九日,他接到蓟辽总督刘策之令,命其前往蓟州协防,当日刘策已经从密云到了那里。

    然而韩林他们刚整顿好兵马,即将启程时,初十日又接袁崇焕之令,命其即刻启程,返回乐亭营,三屯营守之事全交予曹文诏。

    此时他也知道了,崇祯已命袁崇焕统领各路勤王兵马,不过袁崇焕以蓟州兵不堪用为由皆尽遣散,连刘策都被其打发回了密云,令其守好密云关门。

    除了曹文诏领骑兵一千及原三屯营卒伍守三屯营外,袁崇焕似乎真的不太相信蓟州的兵,因此叫朱梅接替赵率教,以徐敷奏为副手扼守山海关门,命参将杨春领三千步兵守永平,游击满库领步兵二千守迁安、都司刘振华领步兵两千守建昌营、参将邹宗武领步兵两千守逢人、游击蔡裕领三千守玉田。

    而他镇的兵力,昌平总兵尤世威还守昌平、宣府总兵侯世禄五千守通州,大同总兵满桂五千守顺义。

    而韩林属于蓟州镇的,虽然他刚刚立了功,但还是得听统领兵马的袁崇焕的令,于是十日午后启程回乐亭营,由于有伤员,他们走的比较缓慢,到达倴城镇时就接到了崇祯的令。

    命令相互抵牾,其实倒霉的不止他一个,宣大总兵侯世禄更是被调的团团转。

    十一月初三,侯世禄奉命援蓟,带了五千兵和两百多门炮,等走了一半,就接到说插汉部来犯的消息,但侯世禄没管,初八日第一个到达蓟镇,但袁崇焕以“辽兵足用,不许西兵入城”为由,将他和刘策双双撵走。

    刘策回密云,而他去通州,同时还被袁崇焕截留了八十多门炮和百余名炮手。

    没办法侯世禄只得星夜赶往通州,然后又不让其入城,还被抚院截留了两千兵,叫其赶紧走,按照惯例外镇兵不入城,但是第二日需要提供军械行粮,可把你支走就不用提供了。

    于是四处不被接纳的、粮草也所剩无几的侯世禄,便想借道顺义回怀来,那里属于宣府,回怀来他的兵就能吃上饭了。

    韩林这边,当接到袁崇焕的调令以后,韩林立马叫范继忠率一个旗的人护送伤兵和遗体回乐亭,他则带着剩下的两千一百多人往蓟州去,朝廷塘马所传回来的消息称袁崇焕正带人与鞑子在蓟州对峙。

    从这里到蓟州要二百多里,至少要走三天的时间,也不知能不能赶上。

    韩林这里脸色十分凄苦,但杨善等人则喜笑颜开,韩林升了游击,那说明朝廷认可了他们的战功。

    战后,他们的官位也肯定会晋升。

    “大人,这是喜事啊!干啥还苦着个脸。”

    等朝廷的人走后,几个军官都围了过来,杨善冲着韩林嘿嘿笑道。

    看着杨善脸上压制不住的喜色,韩林瞪了他一眼:“你真当什么好事来?”

    杨善为之语塞,挠了挠脑袋道:“升官发财啊,这不是好事是什么。”

    郭骡儿看了他一眼,略有鄙夷地道:“我看你那脑仁儿,比那钱眼儿也大不了多少,按例,战功需要战后论,这不经兵部勘验,皇上直接拟特旨升咱们大人的官儿,你等着罢,好戏还在后头呢。”

    “咱们可是实打实的战功啊!又没虚冒!”

    杨善仍然有些不解。

    韩林看着他,杨善打仗确实还行,但是这个政z头脑可就比郭骡儿差得远了。

    叹了口气后他缓缓地道:“不止在战时升了我的官儿,方才朝廷那人还与我密语说,皇上已经撤了崔尔进的职,这早不撤晚不撤,在咱们塘报呈递上去以后,升了我的官后撤,这岂不是就告诉世人,就因为咱们立了功,所以就立马准了之前的弹劾?那些文官定然会兔死狐悲,大相倾轧。”

    一直沉默着的张孝儿也皱起了眉头:“咱们在外面打仗拼命,他们在城内稳如泰山,他们凭什么?!”

    “就凭……他们是文官。”

    郭骡儿冷出声道。

    想了想,郭骡儿又向韩林道:“那姓周的和姓温的拿了咱们那么多的银子,到时候能不能与大人说项一二?”

    沉吟了一下以后,韩林摇了摇头道:“恐怕很难,这已经不是文官内部的倾轧了,而是触犯了他们集体的利益。周温二人最多袖手旁观,为咱们说话,就会被推到文官的对面,这两个老狐狸肯定不会为了咱们这么做的。”

    想了半天,韩林也理不出个头绪来:“对于京师赖麻子最熟,到时候问问他,此事先放下,当务之急,现在是要去与袁督师汇合,我总感觉袁督师与鞑子决战于蓟州城下这个想法要落空。”

    “大人的意思是……”

    众人倏然一惊。

    “你们想啊,过了蓟州就是京师,那可是天子脚下,比蓟州富强百倍,而且有瓦剌土木堡之变围困京师的先例在前,皇太极肯定也会抱此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