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铁蹄哀明 > 第361章 炮击

第361章 炮击(1/2)

    一支骑兵在一面黄旗的引领下,依托城外的各式房屋向西段城墙快速靠拢,而在他们身前右侧几十步,一间砖石砌起来的屋子,露出了一个明晃晃的大洞,那是被三斤重的铅子,破入后留下来的痕迹。

    “陶头儿,骑兵跑得太快了,瞄不准,打不着!”

    正在叫手底下人重新装填的孟满仓,对着他左边十来步正在观望战场的陶国振吼道。

    陶国振自然也看到了,此时他也正在举着兵器司下发下来的单筒远镜,目镜当中,蒙古人的辫发显露无疑。炮声过后,这支蒙古人已经分做了两股,一股向南,一股向北,看样子是要折道以后再返回合流,陶国振目测人了一下距离,大概有两里左右。

    “喊什么喊,一击未中而已,沉住气,莫要如此急躁!”

    放下远镜的陶国振,不满地对着刚才冲他喊叫的孟满仓回道。

    “大炮子打不中,就换小炮子儿,别着急,等他们往前一点再发炮!”

    说完,陶国振又偏过头对站在身旁,自己的令兵吩咐道:“传我令,将铁链子长起来,蒙古人马上就要抛射了。”

    陶国振的语气十分冷静。

    很快,一个个用铁环相连做成的帘幕便罩在了各个炮位的脑袋顶上,这是兵器司最新的研究成果,其灵感来源于锁子甲,只不过环扣之间的空洞如蜂窝大小,这样既能防箭又能提供一些视野。他们处于城头的高处,受到女墙城垛的保护,直射过来的箭矢杀伤力有限,而这种铁帘幕也恰好能够防止抛射,而且这种铁帘幕又容易变形,收起来以后就是一摊,方便携带。

    不过这个只有炮位下发,普通的卒伍是没有的,要不然会拖累载重。

    陶国振的预判十分准确,铁帘幕刚刚在炮位的头顶上张开不久,已经欺身城墙半里许的蒙古人就开始了第一波抛射,箭矢落在铁帘幕上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偶尔有几声惨叫和闷哼从别处传来,孟满仓也不为所动。

    孟满仓的眼睛死死盯着那支和城墙做水平横向移动的蒙古人,两股骑兵正自南向北、自北向南的进行合流,他的目标是由南向北的着一股,心中计算了一下马速以后孟满仓高声道:“上短捻,做预设,第一个贼骑前二十五步,待命!”

    听到孟满仓的命令,两个炮手将搭在垛口的佛郎机炮,不断移动着位置瞄准,等了一阵迟迟不见发令,一个炮手急切地道:“孟头儿,再不打,就晚了!”

    垛口能供予佛郎机炮调转的角度并不大,等炮口和炮尾都已经斜着地上的女墙,一阵天鹅音才终于响起。

    “发炮!”

    孟满仓高高举起了手中的战刀。

    举着火的发炮手立马就将火种凑了上去,嗞地一声,大概也就一息之间,佛郎机的炮身猛地一震,炮口吐露出一条火舌,数百颗铅子就横着扫了出去。

    “砰砰砰!”

    接连五声炮响,西段城头被随即被腾起的白烟笼罩。

    与红夷大炮、大将军、二将军等重炮如同闷雷一般的声音相比,佛郎机的声音清脆而透亮。

    孟满仓张了张嘴,耳中“嘎达”一声,随后耳膜归位。

    城外人喊马嘶,孟满仓挥手扇着遮挡视线的白烟去查看战果,看过以后哈哈大笑:“给他狗日的蒙古人尝尝鲜!”

    城外鄂本兑看向了队中,一时间叫苦不迭。

    他本以为自己摆脱重兵把守的南门,而来攻打西门是捡了天大的便宜。

    然而合该他倒霉,戍守西段城墙的是乐亭的车营。

    别看车营刚立,而且人也比较少,但这些都是从各司部当中抽调的精兵,而最为关键的是,车营也是整个乐亭陆营唯一带重炮的编制,每日的操练,也大部分都是炮练,对于佛郎机这种小炮的操作,估计也就水营能胜他们半分。

    将手下的骑兵分为两股,鄂本兑原本的打算就是尽快能够同时压制住城头,他身后没有步卒,主要的任务就是牵制和杀伤三屯营西段城墙的有生力量。

    然而形扇形飞散的炮子打在了骑兵的队列当中,瞬间就有五六十骑坠马,他们那薄甲如同纸一般,轻而易举地就被铅子给撕碎,人也成了马蜂窝。

    被撕碎的不仅是蒙古人的骑兵,同时还有鄂本兑的打算。

    人仰马嘶当中,居于队前的鄂本兑吓了一跳,他本来以为是要捏软柿子,却没想到这一下子,却是捏到了钉板上。

    鄂本兑掐指入口,打了一个悠长的呼哨,两个蒙古人随即星散,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一边移动着马,一边不断向城头抛射。

    这确实是应对城头炮火的一个好办法,现在的火炮还不准,只能寄希望于敌人的密集队列才能造成有效的杀伤,一旦敌人分散,就形成了大炮打蚊子的局势,而且这蚊子“飞”地还很快。

    又放了两轮炮以后毫无所获,孟满仓气地直跺脚,高声对着陶国振道:“头儿,蒙古人耍起了鸡贼,炮根本打不到了!”

    蒙古人的抛射距离极远,能够在二百步外攒射,这个距离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