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铁蹄哀明 > 第360章 打响

第360章 打响(1/2)

    三屯营南门瓮城,血腥味扑鼻,侯大志手里拿着解首刀,双手、身上抖得如同面条一般。

    他眼前的这个降奴的汉军还没死,正用低微的声音祈求活命。

    侯大志下不去手。

    虽然他在旅顺时和孟满仓联手在药王庙杀过人,可那都是孟满仓的手笔,后来又随着孟满仓冲击过蒙古人的大部,可依然是作为一个余丁来用,用鸟铳打人和用刀砍脑袋,完全是两码事。

    “还他娘的等什么?!”

    带着亲卫队充当监军的范继忠走了过来,对着眼前的这个壮武营乡勇冷冷地道。

    作为韩林的亲卫副把总,侯大志还是认识范继忠的,他回过头嗫喏地道:“可范爷……这人……他是汉人……”

    “汉人?”

    范继忠冷笑了一声:“你觉得他是汉人,可我觉得他是降了奴的二鞑子,如果你俩调换,兴许人家现在正美滋滋地用你的脑袋请赏报功,你还在这儿可怜他是汉人!”

    说完,范继忠猛地举起刀鞘,拍在了侯大志的后背上:“动手!”

    军营中挨打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侯大志也因为犯错吃过不少军棍,与军棍相比,刀鞘打在身上就显得轻飘飘的了。

    “范爷……俺……俺能不能只割耳朵?”

    明军以“斩获”为核心,而敌人的首级就是“斩获”最重要的凭证,这是“实功”的证据。

    但由于首级的体积大,不易携带,而且如果不用石灰和盐等腌制的话,非常容易腐烂,为此也有不少人选择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割耳,这也是一种常见的辅功方式,不过其功值低于首级,往往数只耳朵才能抵得上一颗首级。

    “你唤个啥名来?!”

    “小人……壮武营侯大志。”

    “侯大志,割首是大人下的令,你敢打折扣?!”

    范继忠眼睛一眯:“如果你不行,那就换人,后面还有大把的壮武营的人等着。”

    “小人割!小人割!”

    听到是韩林下的命令,侯大志咬了咬牙,终于动了手。

    在范继忠的游走之下,整个瓮城血腥扑鼻,到处都是呕吐声。

    ……

    已经从景忠山上下来的多尔衮,淡漠地看着三屯营城头不断往下抛的无头死尸,脸上没有一点波澜。

    对于他乃至大部分女真贵族来说,这些汉人根本就不算人,他们就像是地里的麦子、圈里的猪羊一般,会一茬一茬的长出来,会一圈一圈的出栏,没了,再去捉就是。

    这百余降附汉军的损失,连报都不用报。

    因为,根本就不会记录在案。

    多尔衮又看向城头最后一颗被挂起来的脑袋,如果不出意料的话,那是李思礼的。

    这个有点麻烦,毕竟他是大汗亲封的游击。

    多尔衮想了想,也好办,只要拿下三屯营,届时说这李思礼是攻城时先登,死于名守军手里就行。

    虽然不在乎这人的命,可多尔衮的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可惜,因为百余条人命投下去,连点水花儿都没翻起来,除了能证明城中的抵抗比较激烈以外,根本就没试探出三屯营的虚实。

    看了一阵,多尔衮对着身边的一个满头辫发的蒙古人道:“鄂本兑,你带着右营去攻西面,只要破了城,便由你们先抢。”

    鄂本兑听完脸上闪过一丝喜色,他本来也是明军的蒙古守备鞑官,天启六年努尔哈赤攻取辽阳时,他率三十五个蒙古人和六十匹马降了老奴,后因战功,在去年时被皇太极擢升为蒙古右营蒙古固山额真。

    而蒙古左营固山额真则为韩林的老仇人武讷格,不过武讷格的左营正随着皇太极的本部驻扎在遵化城下。

    “奴才谢九王恩典。”

    说完,多尔衮用手指着三屯营的方向。

    “记住了如果破了城,城内的人一个不留!”

    一阵牛角号声音响起,城外万人齐齐呼喝,声音打在景忠山头又传了回来,发出了嗡嗡的回声,连脚下的大地都为之震动。

    ……

    城外山呼海啸的声音响起,三屯营正中的鼓楼上,韩林手持单筒远景看着女真大营内分出一队骑兵往西门去,西边城外有校场、演武亭、观音堂以及马神、旗纛、关帝三庙,这些骑兵可以以此为凭,冲击陶国振所接管的西门。

    南城门上的事已经处理完毕,他将戍守南门的事交给杨善来指挥,自己则来到了鼓楼上,这里是整个三屯营的制高点,可以观察到整个城防的细节。

    正在他观望之间,身旁的李柱开口道:“大人,南面的鞑子也迫近了。”

    韩林听到以后,又将远镜转向南面,果然见一支千余人的队伍从女真营阵当中走出,缓缓地向南门推进。

    南门这边的队伍,有四百余人在前,这些人身上没有穿甲胄,手上提着的也是寻常的腰刀、梭镖等武器;而在其身后,则是弓手,再最后有一些披甲人。

    韩林放下远镜,冷笑了一声:“果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