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481掌 到达九真

第481掌 到达九真(1/3)

    眼前这群学生被自己一番话激的斗志昂扬。

    刘谌心中却毫无波澜。

    改革不是请客吃饭。

    也不是讲几句话,上几节课就算改革的。

    那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

    且极有可能还会伴随着流血事件的发生。

    但刘谌不怕。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更是其乐无穷!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刘谌时不时的抽一些讲武堂的学子进行亲自授课。

    并且把自己关于改革的一些想法灌输给这些学子们。

    尤其是在改善双方关系这一块。

    刘谌让这些讲武堂学子不准接受百姓军爷的称呼。

    当然,刘谌没有按照后世的说法来给他们灌输这种思想。

    只是采用了孟子中的说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让他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若是那些老年人是自己的爷爷辈和父辈。

    还忍不忍心让他们喊自己军爷!

    汉朝本就是以忠孝治天下。

    忠孝二字几乎可以说是渗透到了所有大汉子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听到刘谌的话后,一众讲武堂学子纷纷表示赞同。

    至于其余的那些老兵,刘谌暂时只能采用强行改变的方式。

    而在刘谌给这些学生们灌输新思想的时候。

    出海数月的苏珈,终于到达了他的目的地。

    从接到朝廷旨意,率船队出海到现在,苏珈已经在海上漂流了两个多月。

    这两个多月对苏珈这种从未出过海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顶级折磨。

    汉水之上在季节更替的时候,虽然也会有波澜,但那种波澜仅仅只能让人在船上站立不稳,稍加训练便可以克服。

    可这海上的波浪能让苏珈恨不得把自己绑在桅杆上,以此来抵御那种天旋地转的晕眩感。

    同时,这种旅程对于苏珈来说也是新奇的。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内陆人,他从来都没想过这世上居然还有如此辽阔无边的水域。

    目光所及之处,尽是一片苍茫。

    让人不由得心生激荡。

    若不是有朝廷重任在身,他甚至都想尽情朝着天际航行,看看这海的那一边究竟有什么!

    “苏将军,咱们到了!”

    掌船的声音打断了苏珈的遐想。

    掌船并不是汉军士兵,而是随船的吴国水手。

    这是当初朝廷特意问吴国讨要的,否则单凭大汉水师的话,恐怕连路都不知道怎么走。

    这些随船的吴国水手也颇为纳闷。

    这些蜀汉的人为什么会把目的地设在吴国的交州九真郡。

    不过自己只是干活的,再加上这些汉军对自己还不错,这些吴国水手也没有多问。

    看到挂着大吴旗帜的船只到来,岸上的士兵很快就开始奔走起来。

    掌船的吴国水手 一开始倒也没有多想。

    可等到船只靠岸,那些负责掌船的吴国水手顿时心中一惊。

    此时的吴国虽然控制了交州,但那只是交趾郡以北的范围。

    再往南的这一块狭小的地形,不过是类似于羁縻的存在。

    也只有在郡城和沿海重要入海口会留有一部分吴军士兵。

    可此时岸上奔走的士兵,哪里有半分吴国士兵的样子。

    那打扮和装束分明就是一群野人!

    “苏将军,快跑!”

    “这些蛮子们偷袭了大吴士兵,这里已经不是吴国的掌控范围!”

    掌船看着岸上的人,一脸惊恐的对苏珈说道。

    这一幕常年出海的他们并不陌生,越是靠近大吴边缘地带,就越是会出现这种情况。

    往往朝廷才刚派一批人过来,就被本地土着给屠杀。

    然后朝廷派兵平叛,再派下一批人过来。

    如此循环往复。

    这要是被这些蛮子们抢了船,那自己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苏珈在听到这番话后,却满脸正气的说道:

    “汉吴乃盟友,友邦有难,大汉岂能坐视不理!”

    “尔等且安心在船上,本将军这就下去帮你们把这些野人驱逐!”

    说罢不顾吴国水手的劝阻,命人放下小船开始往岸边划去。

    同时也留下一部分人,把这些吴国的水手全都赶到船舱里看管起来,美其名曰保护。

    等到苏珈冲上岸之后,第一时间拉开防御阵势。

    而对面的人在看到大汉旗帜的时候,一脸笑意的迎了上来:

    “汉家弟兄,你们终于到了!”

    苏珈闻言,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

    同时心里也暗自咋舌:

    陛下当真是深不可测,竟然能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