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一王二后,称霸天下,从皇子做起 > 第533章 喜事

第533章 喜事(1/2)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潭州城。

    永定军节度使府邸内,气氛截然不同。

    虽已入冬,书房内炭火融融,暖意盎然。

    李从嘉一身常服,正悠闲地烹着茶,氤氲的茶香弥漫开来。

    他面前的长案上,堆积如山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捷报与降表。

    “上将军,南汉故地捷报频传。”赵普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五十三州!仅仅数月,除个别边陲海隅、深山负隅之寨,岭南膏腴之地,尽入我永定军治下!”

    李从嘉微微一笑,用茶匙轻轻拨弄着茶沫,动作从容不迫:“刘晟暴虐,民心早失。我军吊民伐罪,所向披靡,乃天意人心。”

    他语气平淡,却透着掌控全局的自信。

    “还有更好的消息!”

    另一名将领呈上文书:“庐州刺史、虔州治下安远、雩都等数州,皆遣使来投,愿奉殿下号令!”

    “哦?”

    李从嘉终于抬起了眼,眸中精光一闪,目光精准地落在了“虔州”二字上。

    “虔州……武彦晖动作倒是不慢。”

    他放下茶具,拿起那份来自虔州的降表,细细看了起来。

    书房内几位心腹重臣脸上都露出了然的笑意。

    潘佑抚掌道:“殿下妙算!分化瓦解,攻心为上。武彦晖此举,正是殿下‘不战而屈人之兵’方略的绝佳印证!虔州一投,如同在李弘冀新朝的腰眼上,狠狠扎进了一颗钉子!西南门户洞开矣!”

    李从嘉放下文书,走到巨大的南唐舆图前。

    他的手指划过长江,点在江宁,又缓缓南移,掠过刚刚归附的庐州,最终重重按在虔州的位置上。

    地图上,代表永定军的赤色区域,正从南方的南汉故地和西方的湖南,向东、向北,如同两只巨大的钳臂,牢牢地锁向以江宁为核心、尚在挣扎的南唐旧土。

    武昌的何敬洙被江宁的禁军“钉”在原地,寿州的刘仁赡被大周的威胁牵制,态度中立。

    如今西南的虔州,庐州又易帜归顺……

    “李弘冀此刻,怕是坐立难安了。”

    李从嘉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洞穿一切的冷冽。

    “他以为用禁军之威,金银之利,便能强压地方,稳固他那仓促得来的帝位?殊不知,人心向背,才是真正的长城。他越是威压,离心者只会越多。”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心腹,最终定格在舆图上那不断收紧的赤色“绞索”上。

    “传令。”

    李从嘉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嘉奖武彦晖,赐爵厚赏,虔州军民一体安抚,税赋酌情减免。庐州及新附各州,亦照此例。”

    “南汉残余之地,着令秦再雄加快清剿步伐,务必在开春前彻底平定,勿使生乱。”

    “至于江宁方向……”

    李从嘉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传檄四方,昭告天下,凡愿弃暗投明、保境安民者,本王必以国士待之,保其富贵,全其军民!”

    “诺!”

    “明年初春,着手收复武昌各地,派遣卢郢立即带兵进驻庐州,全面防御。”

    众人齐声应命,声音中充满了昂扬的斗志。

    光州、荆南、庐州、虔州,四处发兵,定能够快速收复武昌……。

    夜色渐深,潭州城的灯火次第熄灭,唯有永定军节度使府的书房,灯火长明。

    李从嘉独自立于地图前,手指在代表江宁的那一点上轻轻敲击着。

    窗外,似乎飘起了今冬的第一场细雪,无声地覆盖着这片即将迎来更大变局的山河。

    他知道,与兄长李弘冀的最终对决,已随着虔州的易帜,正式拉开了序幕。

    而他精心编织的那张无形之网,正越收越紧。

    可想而知李弘冀也在调兵遣将,准备攻打庐州,守卫武昌。

    而李从嘉则打算守卫庐州,攻打武昌,宛如敌我双方都有地域插入了彼此的辖区。

    还剩下一个多月时间,双方都在厉兵秣马,等待一场大战。

    双方彼此都称对方为叛贼。

    正如大唐香积寺之战,谁赢了谁是大唐正统,赌上性命,谁输谁是叛军,史书盖棺定论,都是胜利者书写的结果。

    连日的风雪过后,难得一个晴日,暖阳透过精致的窗棂,慵懒地洒在永定军节度使府邸的后院暖阁内。

    紧绷的弓弦仿佛也在此刻稍作松弛。

    李从嘉褪去了戎装与朝服,仅着一身舒适的锦袍,难得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暖阁内炭盆烧得正旺,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周娥皇抱着咿呀学语的长子李仲衍,眉眼间尽是温柔慈爱,正轻声细语地教他辨认画册上的小兽。

    黄莹儿小腹已微微隆起,孕态明显,正斜倚在软榻上,手中拿着几张墨迹未干的图纸细细审阅。

    虽因身子不便不再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