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嘉在潭州发出的讨逆檄文与分化之策,如同投入死水潭的石子,迅速在动荡的南唐版图上激起了层层涟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第一朵最耀眼、也最具战略意义的水花,在短短半个月后,便从江北重镇庐州绽放!
庐州,义旗高举
保信军节度使孙汉威,这位坐镇庐州、扼守淮南门户的悍将,在收到李从嘉亲笔密信和那份字字泣血、历数李弘冀十大罪的讨逆檄文时,几乎没有任何犹豫。
他屏退左右,独自在节堂中对着檄文和密信静坐了整整一夜。
烛光摇曳,映照着他刚毅而复杂的脸庞。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救民之情,大周退兵后,庐州民生凋敝,饿殍遍野。是李从嘉,顶着江宁朝廷的猜忌和压力,从本就不宽裕的永定军粮草中,硬是挤出大批粮食赈济庐州!
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庐州百姓至今感念,他孙汉威岂能忘怀?
反观江宁朝廷,李璟在位时,对江北前线将士的艰难处境少有体恤,粮饷时常拖欠,援兵更是奢望。
如今李弘冀篡位,朝堂乌烟瘴气,更是只顾着清除异己,何曾想过他们这些戍边将士的死活?
“李弘冀!弑叔囚父的禽兽,也配坐那龙椅?”
孙汉威猛地一拍桌案,眼中怒火与决然交织,“李从嘉将军,才是真正的仁义之主,擎天之柱!”
翌日清晨,保信军节堂。
孙汉威召集麾下主要将领,当众宣读李从嘉檄文,痛斥李煊罪行。
他目光如电,扫视众人:“朝廷无道,奸佞窃国!我保信军,深受永定军李节度使大恩,岂能附逆?!今日,本帅决定,举保信军全境,归顺永定军李节度使麾下,共讨国贼!有异议者,斩!”
话音未落,他已拔出佩刀,杀了江宁朝廷监军,震慑全场!
在孙汉威的积威和永定军赫赫威名的双重作用下,保信军上下并无大的波澜。
庐州城头,象征南唐的旗帜被迅速降下,换上了永定军的旗帜!
讨逆的檄文被抄录无数份,张贴于大街小巷,飞马传檄保信军下辖各州县!
孙汉威更是亲自写下效忠表文,遣心腹快马加鞭,送往潭州李从嘉处!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