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八卦阵上修仙路 > 第425章 春望

第425章 春望(1/2)

    不过单方自然不是平凡之人,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资源的速度也并不比宗门慢,甚至还比宗门还快一些,主要是不用看见这些酸儒脏了他的眼睛。

    虽然他之前认为这些整天吟诗作对的文人墨客或许有点东西,毕竟史君开就是个例外,他与这些酸儒区别还是很大的。

    但大多数的书院弟子都是像台上这个崔文一般,对于修仙界,对于书院之外的世界基本没有什么概念。

    以为书院就是他们的全部了,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单方知道,仅凭这些诗词和那浩然正气,是不足以在这个修仙界生存下去的。

    所以他才离开了巽风书院,去提升自身的修为,提升自己的实力,为得就是能走得更远。

    所以他对于诗词歌赋这个东西并没有什么兴趣,甚至有些排斥。

    但他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他也知道,仅凭写不写诗词就去断定一个修士的好坏,肯定是不对的。

    他看向台上的李新,单方清晰的感觉到李新身上的浩然正气正在飞速增加。

    不过李新似乎修炼能隐藏浩然正气的秘法,那股庞大的浩然正气只是略微显露之后就逐渐隐匿于李新的身体之中了。

    单方回想起前几天李新在宁坪峡谷中的所作所为,再看此时台上的李新和崔文众人,便在心里感叹到:

    “同样是吟诗作对的修士,做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而此刻,崔文及其身旁两人的脸色,已是从最初的志得意满,化为难以置信的苍白,再由苍白转为羞愤交加的铁青。

    他们万万没想到,李新竟能作出如此石破天惊的诗篇!

    那诗中的气势、意象、精神,完全碾压了他们的作品,甚至让他们产生了一种难以企及的无力感。

    但骄傲与立场让他们绝不可能就此认输。

    崔文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声音因极力保持镇定而显得有些尖利:

    “李新道友此诗,确乎……气势惊人。”

    他艰难地吐出这几个字,话锋随即一转。

    “然而,恕我直言,此诗杀气过重,戾气盈溢!‘十步杀一人’,岂是仁者所为?与我书院倡导的‘仁侠’之道,未免南辕北辙!侠者,当以仁心为本,以剑护道,而非好勇斗狠,以杀逞威!”

    旁边一人立刻接口,试图从技巧上挑刺:

    “不错!而且诗中多用市井豪饮、厮杀之景,辞藻虽烈,却失之粗野,少了些许文人咏剑的雅致与内涵,终究难登大雅之堂!”

    另一人也硬着头皮附和:

    “正是此理!侠之一道,贵在精神升华,而非一味渲染暴力。我辈修士,当追求更高远的意境。此诗固然令人血脉贲张,但过后思之,除却杀伐之气,还剩下什么?与我书院中庸平和、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格格不入!”

    这番话,已是十足的强词夺理和酸葡萄心理。

    他们试图用“仁”、“雅”、“意境”来框住这首《侠客行》,以此维护自己摇摇欲坠的优越感和理论根基。

    然而,他们的声音在台下汹涌的赞誉和共鸣中,显得如此微弱而苍白,甚至引来了一些鄙夷的目光。谁都听得出来,这不过是败者最后的、无力的嘴硬罢了。

    李新闻言,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们一眼,并未立刻反驳。

    那眼神平静无波,却仿佛带着千钧重量,让崔文几人心中莫名一虚。

    台上,那炷香终于燃至尽头,最后一缕青烟袅袅散入空中。

    香已燃尽,而真正的“侠气”,却刚刚开始涤荡这座文华台。

    面对崔文三人苍白无力的辩驳,李新并未急于反驳,也不想反驳,只是目光平静地扫过他们因羞愤而微微涨红的脸,最终落向那已经燃尽的香柱。

    他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沉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诗文之道,见仁见智。孰高孰低,孰真孰假,非口舌可定。虽然香已燃尽,但比试却未终结,不若待三题皆毕,再请诸位师长与同道公论,如何?”

    此言一出,崔文三人顿时暗暗松了口气。

    他们正愁如何下台,李新此举无疑是给了他们一个喘息之机,也暂时保住了他们的颜面。

    只要还没被当场判定输赢,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崔文立刻顺势接口,强作镇定:

    “李道友所言甚是!诗文比试,岂能因一首而定全局?待三题毕,再论不迟!”

    仿佛刚才迫不及待催促、试图以一首诗压垮李新的不是他们自己。

    台下众人虽大多心向李新,但觉得此言在理,喧嚣声渐渐平息,只是看向崔文三人的目光,已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轻视。

    而那首《侠客行》的余韵,依旧在每个人心头回荡,无形中拔高了对后续诗作的期待,尤其是对李新的。

    很快,主持的元婴修士定了定神,继续抽取了第二题。

    此题更为宏大,关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