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包青天断案传奇故事汇 > 番外 古砚失窃风云

番外 古砚失窃风云(1/2)

    北宋东京城的春天,繁花似锦,大街小巷热闹非凡。然而,开封府内气氛却略显凝重。

    包拯正与公孙策商讨着城中民生事宜,忽闻堂外一阵喧闹。王朝匆匆入内禀道:“大人,门外有个名叫林渊的书生,吵着要见您,神色极为焦急,似有重大冤情。”包拯眉头微皱,说道:“带他进来。”

    不多时,林渊被马汉引入大堂,他身着素袍,面色苍白,扑通一声跪地,哭诉道:“包大人,您可要为草民做主啊!草民家传的一方古砚昨夜被盗了。这古砚乃是前朝遗物,不仅价值高昂,更承载着草民家族几代人的心血,对草民意义非凡。”

    包拯和声安抚道:“林公子莫急,且细细说来,古砚平日置于何处?昨夜家中可有异常?”

    林渊擦泪说道:“大人,古砚一直放在书房的案几上。昨夜草民在书房读书至深夜,因太过困倦,便趴在案几上睡着了。清晨醒来,古砚就不见了。书房门窗紧闭,并无被撬痕迹,就好似那古砚凭空消失了一般。”

    公孙策在一旁思索道:“门窗未损,看来盗贼很可能是有钥匙或是从其他隐秘通道进入书房,又或者是熟人作案。”

    包拯点头,认同公孙策所言,转头吩咐展昭:“展护卫,你速去林府书房,仔细勘查,莫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艾虎,你去打听林府上下人员的情况,看看是否有人形迹可疑。王朝、马汉,你们在林府周边走访,问问邻里昨夜有无发现异常。

    张龙、赵虎,你们在城中留意有没有人兜售古砚,一旦发现,立刻带回。”众人领命,迅速行动。

    展昭来到林府书房,仔细查看每一个角落。书房布置简单,除了案几、书架和一张床铺并无他物。

    他发现窗户虽关着,但窗棂上有一处极细微的划痕,不仔细看很难察觉。窗台下的地面上,有一小片类似木屑的东西,展昭小心拾起,放入囊中。

    书架上的书摆放整齐,案几上的笔墨也规整如初,唯有放置古砚的位置空空如也。

    艾虎在林府上下打听,得知林府新招了一个书童,叫小四,来府中不过十日。

    据其他仆人说,小四平时话不多,行为有些鬼鬼祟祟。艾虎觉得小四嫌疑颇大,便四处寻找小四,却发现小四不见了踪影。

    王朝、马汉在林府周边走访,从一位邻居口中得知,昨夜半夜听到林府方向传来一阵轻微的马车声,不过很快就消失了。两人觉得这马车声或许与古砚失窃有关,便沿着道路四处打听马车的踪迹。

    张龙、赵虎在城中各个古玩市场、当铺等地巡查。他们询问了许多店家,却毫无收获。

    就在他们有些气馁之时,赵虎突然想起城西南有个黑市,常有一些来路不明的物件交易。两人决定去黑市碰碰运气。

    展昭回到开封府,将窗棂划痕和木屑呈给包拯与公孙策。公孙策仔细查看木屑后说道:“大人,这木屑质地坚硬,纹路细腻,不像是普通木材,倒像是某种名贵家具所留。”

    包拯沉思片刻,说道:“看来盗贼进入书房的方式有蹊跷。且等其他几路消息,再做定夺。”

    不多时,艾虎回来禀报道:“大人,那书童小四不见了,据仆人所言,小四行为诡异,很可能就是盗贼。”

    包拯面色凝重,说道:“不可轻易定论,小四失踪确实可疑,但也可能另有隐情。”

    这时,王朝、马汉回来复命:“大人,昨夜林府附近有马车声,我们沿路打听,有人看到一辆黑色马车朝城西方向去了,但具体去向不明。”包拯点头,陷入沉思。

    就在此时,张龙、赵虎匆忙赶回,兴奋地说道:“大人,我们在黑市发现有人售卖一方古砚,看着很像林公子丢失的那方,我们已将卖砚之人带回。”包拯一拍桌案,说道:“带上来!”

    卖砚之人被带上堂,此人身材矮小,眼神躲闪。

    包拯喝道:“你是何人?这古砚从何而来?如实招来!”

    那人吓得浑身发抖,说道:“大人,小人叫刘二,这古砚是一个叫小四的书童卖给我的。小四说家中急用钱,所以才卖。小人不知这古砚是偷来的呀。”

    包拯听闻,立刻命人去追捕小四。然而,几日过去,小四依旧不见踪影。案件似乎陷入了僵局。

    包拯并不气馁,他再次仔细梳理线索。他想到窗棂的划痕、木屑以及马车声,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推测。

    包拯对公孙策说道:“公孙先生,我猜测盗贼并非小四一人,背后或许有更大的团伙。窗棂的划痕和木屑表明盗贼可能是利用特制工具从窗户进入,而马车则是用来转移赃物。”

    公孙策点头称是:“大人所言极是,我们不妨从马车入手,或许能找到突破口。”

    包拯于是再次派王朝、马汉沿着城西方向继续追查马车下落,展昭则去调查城中擅长制作此类特制工具的工匠。

    展昭在城中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一位老工匠。老工匠回忆说,前段时间有个陌生人找他打造过一种能开各种锁且不留痕迹的工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