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案件件件透着诡异,被盗取的财物并非金银珠宝之类的俗物,而是清一色价值连城的古玩字画。
每一次案发,现场都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盗贼仿佛来无影去无踪,这让经验丰富的包拯也不禁陷入沉思。
“展护卫,你对这几起案件有何看法?”包拯微微皱眉,目光投向一旁的展昭。
展昭身着劲装,英姿飒爽,他抱拳说道:“大人,依属下看,这伙盗贼绝非一般的市井宵小,他们作案手法娴熟,行动缜密,似乎对被盗之物的价值和所在之处了如指掌,背后或许有一股强大的势力在操控。”
公孙策手持折扇,点头附和道:“展护卫所言极是,而且这些被盗的古玩字画,皆是世间珍品,常人难以辨别其价值,更难以寻得买家。这背后之人,恐怕有着复杂的人脉和渠道。”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一名衙役匆匆走进书房,单膝跪地禀报道:“大人,门外有个黑衣人求见,自称知晓盗窃案线索,不过他要求面见大人,并恳请大人能保他一命。”
包拯与展昭、公孙策对视一眼,略作思索后,包拯沉稳地说道:“带他进来。”
不多时,黑衣人被带到书房。他全身黑衣包裹,只露出一双警惕的眼睛,身形矫健,进入书房后便单膝跪地,声音低沉且带着一丝颤抖说道:
“包大人,小人深知您铁面无私,断案如神,今日冒死前来,只为求大人能保小人一命,小人愿为大人指引线索。”
包拯目光如炬,盯着黑衣人严肃地问道:“你且说来,若所言属实,本府自会保你周全。但若是敢有所隐瞒或欺骗,休怪本府无情。”
黑衣人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说道:“大人,这几起盗窃案皆与一伙神秘人有关。他们行踪诡秘,平日里分散在城中各处,一旦接到任务,便会迅速聚集行动。
他们藏匿在城外一座废弃道观之中,小人曾无意间撞见他们的交易过程,深知他们心狠手辣,手段残忍,若被发现泄露秘密,定无深知。”
包拯神色凝重,追问道:“你可知他们为何要盗窃这些古玩字画?又是如何知晓这些宝物的下落?”
黑衣人无奈地摇头道:“小人不知,小人只是个街头混混,那日无意间路过那座道观,听到他们的谈话,才知道这些事。每次他们得手后,都会将赃物送往那座道观。”
包拯当即决定,让展昭挑选一队武艺高强、行动敏捷的衙役,跟随黑衣人前去探查。
展昭领命后,迅速挑选了二十名衙役,个个精神抖擞,手持利刃,在黑衣人首领的指引下,一行人匆匆出城。
此时,天色渐暗,原本喧闹的城市逐渐被暮色笼罩,城外的山林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显得静谧而又有些诡异。
随着脚步的深入,四周愈发安静,只能听到众人轻微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鸟鸣声。
终于,他们来到那座废弃道观前。
道观破败不堪,宛如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在岁月的侵蚀下摇摇欲坠。大门半掩着,门上的漆早已剥落,露出腐朽的木板,仿佛轻轻一推就会散架。
围墙坍塌了大半,墙缝中杂草丛生,肆意地伸展着身躯,似乎在宣示着对这片荒废之地的占领。
殿宇的房檐破败脱落,露出腐朽的木梁,像是一张张扭曲的鬼脸,在昏暗的光线中透着一股阴森的气息。
展昭神色警惕,示意衙役们保持安静,小心行事。
众人缓缓靠近道观大门,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谨慎,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惊动了里面的人。
就在这时,一阵阴风吹过,那扇半掩的大门“嘎吱”一声缓缓打开,声音在寂静的道观中回荡,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召唤,令人毛骨悚然。
展昭率先踏入道观,一股陈旧腐朽的气味扑面而来。
院内杂草丛生,几乎没过了膝盖,落叶堆积如山,每走一步都能听到脚下枯叶发出的“沙沙”声。
正中央一座神像歪倒在地,神像的面部已模糊不清,身上的彩绘也剥落殆尽,只留下斑驳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道观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凄凉。
众人小心翼翼地搜索着道观的各个角落,脚步轻缓而沉稳。
忽然,从后院隐隐传来若有若无的说话声。展昭心中一紧,示意衙役们停下脚步,然后用手势指挥众人顺着声音的方向悄然摸去。
转过一个拐角,他们发现一间密室的门半掩着,从门缝中透出微弱的灯光,在黑暗中摇曳不定。
展昭猫着腰,悄悄靠近密室,将耳朵贴在门缝上,努力倾听里面的对话。
只见密室中坐着几个黑衣人,桌上摆满了各种古玩字画,仔细一看,正是近期被盗的赃物。
其中一个黑衣人满脸焦虑,低声说道:“这批货可得尽快出手,最近风声太紧,开封府的包拯可不是好对付的角色,万一被他查到咱们头上,那可就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