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神色凝重,手中轻捻胡须,说道:“如今虽为太平盛世,但城内人口众多,鱼龙混杂,一些不法之徒时有蠢动,不可不防。”
公孙策点头称是,说道:“大人所言极是,近日城内盗窃案件略有增多,想必是有宵小之辈趁乱行事。”
展昭则紧握剑柄,目光坚定,说道:“大人放心,展昭定当全力协助大人,保开封府一方平安。”
就在此时,堂外传来一阵嘈杂之声。包拯眉头微皱,展昭心领神会,快步走出书房查看。
不多时,展昭领着一个身形瘦弱、面色如土的船夫走进大堂。
船夫一见到包拯,噗通一声便跪倒在地,浑身颤抖,声音带着哭腔说道:“包大人呐,小人有要事相告,昨夜可真是吓得小人魂飞魄散呐!”
包拯目光温和地看着船夫,说道:“莫要惊慌,慢慢说来,究竟发生了何事?”
船夫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缓缓说道:“大人有所不知,昨晚小人如往常一样在河边撑船揽客。时至深夜,生意渐稀,小人正打算收船回家,突然来了几个神色凶狠之人。
他们大声吆喝着,让小人把船开到城外一个偏僻的渡口。小人见他们个个面露凶光,腰间还佩着刀剑,心中害怕,哪敢不从,只好照做。”
包拯微微前倾,追问道:“那几人长相如何?你且仔细回想,莫要遗漏任何细节。”
船夫努力回忆着,说道:“大人,那为首的身材甚是魁梧,虎背熊腰的,满脸横肉,左脸颊上还有一道长长的疤痕,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狰狞。其余几人也皆是凶神恶煞的模样,眼神透着一股狠劲,一看就不是善茬。”
公孙策在一旁思索片刻,说道:“大人,这几人行为如此诡异,非要去那偏僻渡口,而后又往山里去,恐怕是在山中谋划着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说不定与近日城中的盗窃案有所关联。”
包拯神色凝重地点点头,沉声道:“展昭,你即刻挑选几位得力衙役,让这船夫带路,前往那偏僻渡口一探究竟。若发现可疑之处,切勿冲动行事,以免打草惊蛇,需速速回报。”
展昭抱拳,声音洪亮地说道:“大人放心,展昭定不辱使命!”言罢,便带着衙役跟着船夫匆匆离去。
这边包拯与公孙策继续在书房内分析案情。公孙策踱步沉思道:“大人,这茫茫大山,绵延数里,若他们藏匿其中,想要找寻着实不易。况且,我们还不知他们具体的藏身之所,若是贸然进山搜捕,恐怕会错失良机。”
包拯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那偏僻渡口既然是他们选定的路线,附近必定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且先等展昭回来,看看他们是否能有所发现,再做定夺不迟。”
却说展昭等人跟着船夫一路疾行,来到了城外那偏僻的渡口。
只见此处杂草丛生,渡口的木栈桥早已破败不堪,四周一片死寂,只有河水在月光下泛着冷冷的光,透着一股阴森之气。
展昭示意衙役们保持警惕,小心行事。众人沿着那几人离去时留下的模糊脚印,缓缓向山中进发。
行了数里山路,前方出现一座废弃的庙宇。庙宇的围墙已多处坍塌,大门紧闭,门上的漆皮脱落大半,显得破败不堪。
然而,从庙宇后方却隐隐有炊烟升起,在静谧的山林中显得格外突兀。
展昭心中一动,低声吩咐衙役们将庙宇悄然包围,自己则施展轻功,飞身跃上墙头查看。
只见庙内院中,那几个神色凶狠之人正围坐在一张破旧的石桌旁,桌上摆满了金银财宝、珍珠玉器,在月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他们正嬉笑谈论着,神色得意。展昭心中暗喜,果然不出所料,这些人竟是一伙强盗。
只听其中一个瘦子说道:“大哥,咱们这次可真是发了大财,劫了那富商的财物,足够咱们逍遥快活半辈子了。”
那满脸疤痕的为首之人冷哼一声,说道:“哼,这点东西就把你乐成这样?不过话说回来,这次行动确实顺利,那富商毫无防备,咱们手到擒来。只是这风声太紧,还是得小心为妙,等风声过了,咱再远走高飞,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好好享受。”
展昭听得真切,原来这些人是劫了富商的财物后躲在此处。他悄悄跃下墙头,与围在庙宇外的衙役们低声商议一番,决定来个瓮中捉鳖。
待一切准备就绪,展昭一声令下,衙役们如猛虎下山般破门而入。
那伙强盗正沉浸在劫财的喜悦中,毫无防备,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惊慌失措,顿时乱作一团。
展昭手持宝剑,威风凛凛地站在院中,大声喝道:“尔等贼寇,竟敢在天子脚下为非作歹,今日便是你们的末日!”
强盗们虽慌乱,但仍试图负隅顽抗,纷纷抽出腰间刀剑。
一时间,庙内刀光剑影,喊杀声四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