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寒门宰相 > 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望西北,射天狼

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望西北,射天狼(4/8)

    章越问道:“进献的商人如何赏的?”

    沈括小心道:“户部议给了五十贯!”

    “五十贯?”章越皱眉。

    沈括连忙补救道:“炼铜之事有利于兵甲之事,枢密院可再给五十贯。”

    “可曾听过千金市骨?“章越忽然截住话头,目光如炬,“不论此法是否早有流传,若无此人献之,满朝朱紫谁曾正眼相看?“

    他起身,“授职军器监!“

    沈括将声音压得极低:“下官原也作此想...只是右相以为...“他模仿着吕公着抚须的姿态,“'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又道此乃民间粗浅之术...“

    章越看了沈括一眼,对方这些日子,没少在自己面前编排吕公着和旧党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沈括的话真真假假,不过用心是一目了然的。

    党同伐异不是说,对方这般,你下面的人也会主动找事干的。

    章越则道:“道德经还道,不尚贤呢,也可听之吗?”

    “说到这里,庙堂政论之地,我以新旧兼用姑且用之,但如今要改一改!”

    沈括问道:“侍中意思自今日始,新旧兼用四字,该添些新解了?”

    章越则道:“胆水浸铜之法,一年为朝廷增岁入百万,居然言是败坏人心。”

    沈括听了暗喜道:“之前旧人之论纷纷,说什么两汉以来,仗节死义、立功立事,皆中原人。似蔡确,吕惠卿皆南人不可轻信轻用。”

    章越知道沈括又在给自己上眼药,但这些话也不是子虚乌有。

    他于是道:“存中,让你担任枢密副使,真是大材小用了。“

    沈括低垂的目光却隐隐透着喜色,面上却谦逊道:“不敢,不敢...侍中抬举了。“

    章越笑了笑道:“昨日左正言朱光庭入对,与陛下论及人材之难。”

    “陛下言,只为难得全者。有材者无德,有德者无材。”

    “朱光廷道,惟执政大臣需当用材德兼备者,其余各随合用处用之。若当局务之任,则用材可;若当献纳论思之地,在陛下左右,则须用德方可。”

    沈括听了汗流浃背。

    章越这么说,无疑是在点他呢。不

    沈括赔着笑脸。

    章越对沈括道:“存中我有一句良言。”

    沈括道:“沈某洗耳恭听。”

    章越道:“天下人以利相交,则无人不可为吾友也;若是以心相交,则无一二。”

    沈括心道,章越这话有些离经叛道。

    章越道:“这话说来不好听,但仔细想来就是这般。”

    “与人相交,就要存着为他人谋好处,为自己谋好处的心思,这样天下人都是朋友。”

    “但论心之契合,那可就难了。故与人为善,方是长久之道。”

    正言语之际,忽章亘报道:“启禀侍中,西北传来消息……彭孙攻灵州失利!”

    章越铁青着脸色展书信一看,将信一甩给沈括。

    沈括看后大骂道:“招安将便是招安将,烂泥扶不上墙!”

    章越闻言横了沈括一眼。

    沈括这才想起,彭孙救了章直性命之事,当即道:“侍中,沈某失言了。只是灵州之事,朝野皆知,这时候彭孙失策怕是……”

    章越则淡淡地道:“举天下之力,攻一个灵州。”

    “又岂在于一次两次胜负得失呢?”

    “不要一惊一乍。”

    ……

    而此刻中书省内也弥漫着诡异的寂静。

    紫檀香炉里的檀香早已燃尽,却无人敢唤堂吏更换。

    “灵州城墙...还是没能炸开?“吕公着放下茶盏,清脆的声响让一旁坐着的韩忠彦眉头一跳。

    三日前还在朝堂上盛赞章越“运筹帷幄“的李清臣,此刻已是眉头紧锁。

    “耗费国库七百万贯,就换来鸣沙城几座土堡?灵州城却纹丝不动。“冯京道。

    吕公着摇了摇头,转向身旁:“君实,你怎么看?“

    门下侍郎司马光在久病之后重返庙堂,说来也怪,司马光先前一直病得很重,却在章越上位后病情突然好转。这不得不说是奇迹。

    据说这归功于陈抟老祖留下的养生方。

    司马光如古松般端坐,久病初愈的面容仍带着青白,但那双眼睛却亮得骇人。

    “灵州久攻不下,辽国百万铁骑已陈兵幽州......“司马光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一旁郭林慌忙递上帕子,却被他挥手屏退。

    “莫非真要等到李秉常联合辽军南下,让我大宋重现澶渊之危?!“

    吕公着端起新换的茶盏,水汽模糊了他的眼睛。

    他在此论上趋于守成,对攻伐灵州始终将信将疑。司马光的回朝却正好动摇了他的决心。

    司马光甫一还朝便连上三道札子。他反对西北用兵的奏章引经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