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3年时就有报道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研究显示,槟榔被列为一级致癌物。
此事曾于2013年引起过广泛关注。
当时正值丰收季节,关于此说法导致海南省内槟榔价格大跌,影响了约两百万名种植户,经济损失巨大。
不久后又有媒体报道称所谓"槟榔致癌"的说法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
自那以后,虽然争议不断但整个行业却迎来了飞速扩张期,销售额持续增长。
公开数据显示,如今全国范围内的槟榔市场总产值已经突破500亿元大关。
那么,为什么尽管存在严重健康风险仍有人愿意冒险呢?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的答案,记者找到了五位常年服用槟榔的市民进行了深入访谈。
受访者们普遍反映自己深受槟榔困扰,有人连续十多年每天至少食用五包产品,并由此患上了口腔硬化症,另外一些人则坦白承认说槟榔就像毒品一样让人欲罢不能。
……
正在大学就读的马同学现在下决心戒掉槟榔。
他第一次尝试这种零食是在四年前。
马先生回忆道,当初因为感冒咳嗽难受,朋友给了几块槟榔让他试试看。
“吃了之后感觉舒服多了就开始迷恋上了这个东西。”他说。
“其实后来发现根本没什么实际效果,只是让自己养成了依赖习惯而已。”
平时无论是查资料还是玩电脑游戏放松时,总会顺手拆开一包慢慢吃。
有时候一天能吃掉两袋,有时候却一口也不想碰。
但只要兜里有几个零钱,就又会囤些备用。
从去年开始,他渐渐意识到吃槟榔的危害,“连辣椒都不能吃了,酸的东西也得忌口,还老是往厕所跑。”
于是,他决定逐步远离槟榔。
为了督促自己,他加入了一个专门帮助戒槟榔的在线社群,希望能和大家互相鼓励,共同告别槟榔。
在戒的过程中,偶尔也会忍不住再尝几回,但总的来说已经看到了成效。
小马表示,因为之前吃的量不算多时间也不长,所以戒掉槟榔并没有太大的困扰。
“不过头一次尝试戒的时候,牙根确实有点痒。”
现在他已经不再嚼槟榔了,可牙齿变得特别敏感,没法再吃酸辣的东西了。
数据显示,在6000万人口的大省湘,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槟榔消费市场,这里的口腔癌发病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0倍。
从1岁到70岁的调查范围里,都能找到咀嚼槟榔的人。
出生并成长于湘的许先生,最近也在努力戒槟榔。
他已经有7年的习惯,每天最少也要吃一包,有时候一天下来几乎不停嘴。
长时间嚼槟榔让许先生感觉嘴巴都不那么灵活了。
“感觉嘴巴有点张不开。”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许先生决心要改变现状。
曾经,槟榔是他形影不离的小零食,但现在看来,它更像是个麻烦。
他直言:“槟榔就像‘毒品’一样”,他解释说,“身体对它上瘾了,不吃就会没精神;心理上也是,看到别人嚼就控制不住自己,喝酒也想来一颗。”
“自从停吃槟榔后,总觉得自己做事没以前有劲了。”
尽管如此,许先生依然坚持着不让自己再碰这东西。
今年36岁的王先生,在工地上干活,同样也是湘地人。
统计显示,在喜爱槟榔的人群中,30至40岁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占到了50.36%,而王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工地上活儿重体力消耗大,王先生经常觉得疲惫不堪。
2014年,在一位工友介绍下他第一次接触到了槟榔,并且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提神醒脑的效果。
“槟榔配烟,天下无敌。”这句俚语在湘地流传甚广。
独自在外工作的王先生,在休息时最爱做的就是抽根烟然后嚼几颗槟榔。
白天工作累,晚上回到家吃饱饭后躺在那儿再吃一两包槟榔就成了他的日常。
他坦白说:“其实吃槟榔主要是消磨时光,在工地上日子太难熬了。”
几年下来,他发现自己牙齿变黑了,而且咬合力也差了很多。
王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清楚这样对口腔不好,但他并不打算完全放弃,“因为它能让我打发掉无聊的时间。”
目前在南省一家单位工作的陈先生,是从2004年开始接触槟榔的。
那时还在读书,经常出入电子游戏厅,受周围人影响他也跟着养成了这个习惯。
他说自己嚼槟榔的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身为普通员工,他的工作既繁重又忙碌,每感到疲倦时都会嚼上几颗槟榔提振精神。
通常上午、下午和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