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懒汉虎妻 > 第758章 殿下第二个前太医院黄院史第一位您认识2

第758章 殿下第二个前太医院黄院史第一位您认识2(1/1)

    暮色四合,六皇子府邸的书房里还亮着灯。檀香袅袅中,他正对着一幅舆图凝神,指尖在边境要塞的位置轻轻点叩。窗外廊下传来轻捷的脚步声,他头也未抬便沉声道:“进来。”

    暗影里走出个灰衣人,身形佝偻着,帽檐压得极低,单膝点地时带起的风里还裹着市井的烟火气:“殿下,查清楚了。”

    六皇子终于移开视线,指尖在案上敲了敲:“说。”

    “全国能断肢重续的妙手,眼下有三位。”灰衣人语速平稳,像是在报菜名,“头一位是清风道观的白鹤道人,据说云游去了终南山,踪迹难寻;第二位是前太医黄院史,当年被贬去漠北戍边,妻儿病逝,多年无声息传闻多半是不在了。”

    六皇子眉峰微蹙。黄院史……他怎么会不认得?不就是现在宏昌县衙里当杵作的老黄头么?只做杵作验尸作证,不再做大夫,在边关多次听闻张春闺夸攒其手法高明,助衙门破不少大案。只是这第三位……

    “最后一位,”灰衣人顿了顿,抬眼飞快瞥了六皇子一眼,“殿下其实也认识。”

    “哦?”六皇子怔了怔,指尖停在舆图上。京城里的名医他都熟,什么时候冒出个能接断臂的熟人?他实在想不起有这号人物,语气里添了几分探究,“是谁?”

    “是程景浩,程刑官。”

    “程赖皮?”这三个字像颗石子投进静水,六皇子猛地坐直了身子,眼底满是错愕。那个小小亏都吃不得,总爱拐弯抹角讨小便宜的赖皮小子?可转念一想,又觉得并非全无可能——这些年来在牢里,程景浩运刀的手法确实出神入化,剥筋拆骨分毫不差,闭着眼都能说出哪根经脉藏在第几根骨头缝里。毕竟是常年跟皮肉筋骨打交道的人,论对人体的熟悉,怕是比太医院里那些只敢对着医书比划的老太医还要厉害。

    只是……他实在没法把那个在乡村里游手好闲、见了谁都嬉皮笑脸的赖皮,和“妙手回春”这四个字联系起来。短短几年,他竟厉害到这种地步了?

    灰衣人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又补了句:“听说他曾把被打断手脚根的废人接回原状,行动如常;还把人屁股上的皮移到脸上,治好过火烧的毁容。最神的是……有回有人断了子孙根,也被他给接回去了。”

    六皇子喉结动了动,一时说不出话。这手段,简直闻所未闻。他忽然想起另一个人——程景浩的夫人郭芙兰。四月灵隐寺那场祸事,程景浩心口挨了一刀,血都快流干了,所有人都以为没救,偏偏郭芙兰硬生生把他从鬼门关拽了回来。那时自己就在旁边,事后被其揍得嗷嗷叫,那股子狠劲,他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后背发紧。

    “备车。”六皇子猛地起身,披风扫过案几,带落了一枚玉镇纸,“去程郭酒楼。”

    可连着三日,派去的人都空着手回来,连程景浩的影子都没见着。第四日下了早朝,六皇子索性亲自去了酒楼,刚踏进门就被一股油香味裹住,大堂里坐满了食客,偏就是不见那个本该在柜台后算账的身影。

    他沉着脸找到石掌柜,指节在柜台上敲得咚咚响:“你们当家的呢?生意不管,人影不见,他是打算飞升成仙不成?”

    石掌柜苦着脸,手里的算盘打得噼啪响,抬头时满脸无奈:“殿下息怒,实在怪不得东家。不知是谁去灵隐寺告了状,说东家……说东家在寺里把坐堂大佛给埋汰了,现在和尚们见着他就赶。您是知道的,东家一个月里倒有十五天在寺里进香,这不让他去,不是要他的命么?如今他正跟寺里的和尚较上劲了,天天守在山门口,就想找机会溜进去呢。”

    六皇子脸上的怒色倏地僵住,耳根悄悄泛起热意。向灵隐寺方丈告状的人……不就是他自己么?当时为了搏灵隐寺怀德方丈好感,反正迟早也会问到何人为之一时动了心思,便让人去提了句“此人正是御前侍卫副总督兼刑部行刑官程景浩”。没想到竟把灵隐寺的和尚驱赶其,不让其进寺人份上。

    石掌柜没注意到他的异样,搓着手又压低了声音:“其实还有桩事……这都六月了,往年这时候,东家总要回老家一趟的。”

    “回老家?”六皇子像是听到了什么奇闻,眉头拧得更紧,“眼下这时候,他还有心思回老家?”京城里暗流涌动,他这边正等着程景浩救命,这人倒好,还想着回乡探亲?

    石掌柜偷偷瞟了他一眼,声音压得更低:“是东家自己的意思,昨天还让人在京城采买了好些特产,看那样子,是打算这几日就动身了。”

    “不行!”六皇子猛地一拍柜台,震得算盘珠子都跳了起来。他还有要事相托,程景浩绝不能走!可看着石掌柜那副爱莫能助的样子,他又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摆了摆手,语气里满是无奈:“跟你说也没用,罢了。”

    转身走出酒楼时,晚风吹得他披风猎猎作响。他望着灵隐寺的方向,眉头拧成了个疙瘩——看来,得亲自去山门口把那位程赖皮提回来。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