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323章 驱虎吞狼,玩儿残吐蕃

第323章 驱虎吞狼,玩儿残吐蕃(1/2)

    “安史之乱后,大唐其实一直都持续在动荡之中。

    内乱刚平,外患又起。

    而大唐最严重的外患,当非吐蕃莫属。

    他们年年烧杀抢掠,甚至动不动就深入关中威胁长安,令唐朝上下苦不堪言。

    为改变对吐蕃的被动防守局面,唐德宗李适向李沁寻求策略。

    李泌的办法是:不用中国之兵,使吐蕃自困。

    他建议李适通过外交手段与回纥、南诏、大食、天竺等国家结盟,

    利用他们与吐蕃之间的矛盾,使其转而对付吐蕃。

    如此一来,便可以让吐蕃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逐步被削弱,最终达到平息其侵扰的目的。

    但此策略虽佳,却需耐心与时间。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存在,也就是唐德宗李适本人。

    李适与回纥有旧怨。

    他曾在太子时期被回纥人羞辱过,这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如今却要与回纥结盟,

    等于是揭开他的伤疤,

    这对他而言是个极大的心理障碍。”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泌连续十五次向李适提议此事。

    尽管他竭尽全力、晓之理动之以情地劝说李适,但还是每次都被否决。

    最后,李泌无奈使出杀手锏,再次提出辞职。

    面对这样的压力,李适最终选择了妥协,听从李泌的建议行事。

    接着,李适问李泌,他们该如何与南诏、大食和天竺建立关系。

    李泌解释道:‘与回纥和解后,吐蕃必定会有所忌惮,不敢轻易侵犯。

    接下来,我们就应着手招抚南诏。

    南诏自汉朝以来一直臣服于华夏,但因天宝末年杨国忠的政策失误导致叛乱,才转投吐蕃。

    然而,吐蕃的重税和劳役也让南诏民众苦不堪言,他们内心其实是渴望重新回归大唐的。

    所以陛下一旦将南诏招抚,便能切断吐蕃之右臂。

    至于大食,

    这个国家在西域势力强大,

    与天竺一样,都仰慕华夏文化,并与吐蕃有世仇。

    臣自有办法同它们结盟。’

    听到李泌如此胸有成竹的回答,李适便放心地交给他去执行。

    贞元三年九月中旬,

    李适派遣使者送回纥使者回国,并承诺将咸安公主嫁给回纥的合骨咄禄可汗,以巩固两国友好关系。

    至此,李泌策划的‘联合四国、打击吐蕃’的战略正式启动,

    而吐蕃的噩运,也即将来临!”

    “不久之后,

    回纥的合骨咄禄可汗,率先驱逐了吐蕃使节,

    并断绝与其外交关系。

    后来更是将国名从‘回纥’更改为‘回鹘’。

    在随后的几年里,

    尽管吐蕃仍未停止对唐朝的侵扰,

    但由于回鹘的牵制,其攻势已大为减弱。

    同时,南诏在唐朝的持续策反下,逐渐与吐蕃产生裂痕。

    最终,在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五月,

    南诏派遣使者上表,正式重归唐朝的版图。

    此后,吐蕃在北方与回鹘冲突不断,损失惨重。

    在南方又受到南诏和唐西川节度使韦皋的联合压制,其军力受到严重削弱。

    吐蕃因此一蹶不振,国力日渐衰退,自顾不暇,更无力再对唐朝发动大规模入侵。

    至此,唐朝的最大外患——吐蕃,终于被成功遏制。”

    “贞元五年(公元789年)三月,

    历仕玄、肃、代、德四朝,

    为肃、德两朝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白衣宰相李泌,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八岁。

    纵观李泌一生,

    虽然四落四起,仕途多舛,

    但他始终淡泊名利,保持着平稳的心态,

    面对得失从不过分悲喜,

    这种人间清醒的态度令人敬佩。

    尽管李泌担任宰相的时间仅有一年多,

    但他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多个领域为德宗朝廷献计献策,

    为确保贞元年间国家整体形势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遗憾的是,

    李泌在后世的声誉与其历史功绩并不相称,让人感到唏嘘。

    【华夏历史十大谋士第六位:白衣宰相李泌,盘点完毕!】”

    看完了李泌的盘点视频后,

    观众们在感慨的同时,也忍不住发出了诸多议论,

    “这李沁真是高明啊!”

    “杀人不见血,这是真正的奇谋诡士啊!!”

    “这种不费一兵一卒就击败强敌的谋士,历史上恐怕也没几个人了吧?”

    “借力打力,原来还能这么玩儿啊?!”

    有人称赞,自然就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