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和女友穿越到东晋 > 第100章 工业革命

第100章 工业革命(1/1)

    本来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们相处,可换来的却是疏远。

    杨行秋注意到周围的目光,勉强压制住了把实话说出来的欲望。

    “小侄,自有办法,只是……”

    看着杨行秋还要卖关子,张靳催促起了杨行秋。

    “此时不讲,更待何时?”

    杨行秋在催促下,犹犹豫豫地开了口。

    “非是在下不愿讲明,只是恳求诸位,此法不可外传!”

    “我等绝不外传!”

    焦急的张靳替其他几位坊主答应下来。

    “在下已有方法,只是尚需白纸几张,造纸之法,已传于叔父,还请几位全力协助!”

    现在到了曹硕发挥的时候了。

    曹硕自不多言,立刻按杨行秋所说,部署起了生产纸张的工作。

    “还请叔父稍等,在下稍离片刻!”

    曹硕忙着布置工作,杨行秋赶快抽身。

    好,太好了!

    杨行秋终于抓住机会,展示起真正的技术了。

    说起来也属实简单。

    要完成刘裕的任务,按照古代的生产效率肯定是无法完成的。

    要短时间内,生产更多的木材、砖瓦,就要更多的人手和工具。

    生产更多的工具,又需要更多的人手。

    这就成了个完全的死循环。

    为了完成更多的生产任务,就需要更多的人手。

    为了让更多人手投入工作,就需要更多的工具。

    为了生产更多的工具,就需要更多的人手。

    但是杨行秋作为一个穿越者,是知道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劳动时间。

    《资本论》中,解释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

    “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强度较大的劳动比强度较小的劳动,会在同一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价值。”

    既然不能解决劳动力的问题,那就解决生产效率的问题。

    机器生产逐步取代手工劳动,这场提升生产效率的重大变革叫做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手工业的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

    公元4世纪,在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在八公山里的牛家庄也出现了技术改革的机遇。

    杨行秋又怎么能错过呢?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就是蒸汽机的应用。

    公元1世纪,罗马数学家希罗发明了汽转球,是被认为是蒸汽机的雏形。

    至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则要等到17世纪。

    明明已经有了将热能转换为动能的装置,为什么不投入生产呢?

    因为强盛的罗马帝国,根本不存在缺少人力的问题。

    杨行秋就要抓住这个机会,推广蒸汽机的应用。

    蒸汽机主要由汽缸、底座、活塞、曲柄、滑阀、调速器和飞轮等部分组成。

    不用说蒸汽机,就是结构更为复杂的汽轮机,杨行秋也了如指掌。

    但是,如果没有图纸的话,只怕是生产不出哪怕一个零件。

    杨行秋回到客房,推开了院门,喊起正在做木工的王贤。

    “王贤,拿上家伙,走!”

    王贤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听到杨行秋的吩咐,赶紧背上木工箱跟上。

    杨行秋志得意满地带着王贤往工坊赶去。

    不装了,我是穿越者,我摊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