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 第241章 李景隆上场,朱棣两眼一亮!

第241章 李景隆上场,朱棣两眼一亮!(1/2)

    【朱允炆这边磨刀霍霍向猪羊,周王朱橚却自乱阵脚,被自己儿子告发谋反】

    【消息一传到朝廷,正合削藩派的心意】

    【朱允炆自信派出李景隆出征,假借增备边防的名头,路过周王所在的开封时,突然进攻,直接将周王朱橚一家老小绑回南京】

    【朱橚在牢狱之中承受不住刑罚的折磨,接连将同伙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和岷王朱楩都给说了出来】

    【祸从口出,很快,朱橚便被贬为了平民】

    【至于被供出的四位亲王,也没逃过此劫,相继被废,软禁起来】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眼看着亲王一个个被新皇帝给处置,朱棣的内心十分不安】

    【说不定哪天,祸从天降,他也会步其后尘】

    【这个困局,只有一种方法可以破解,那就是起兵造反】

    【但问题来了,虽然作为一方王侯,燕王朱棣手上却并没有多少兵马,而且自己的三个儿子此刻还留在京城,不能轻举妄动】

    【僵局就这样产生,朱棣那边杳无音信,朱允炆这边也没有下一步动作】

    【似乎,一切都太平静了】

    【就在这个关键时候,齐泰跑到朱允炆旁边说道:

    “燕王的三个儿子就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如今这层窗户纸捅不捅破都无所谓了,我们先下手为强,直接抓了燕王的三个儿子,逼迫燕王就犯!”】

    【黄子澄摇了摇头:

    “不可,要是将朱棣的三个儿子抓了,朱棣必然发怒,以他的声望,对朝廷还是有一定的冲击,

    我认为不如放他的儿子们回去,一来可以混淆时局,二二来可以麻痹朱棣,最后我们出其不意,一举拿下他!”】

    【二人意见不合,齐泰当即便起身发怒,与黄子澄对骂起来】

    【朱允炆无奈地拍了拍桌子,最终还是听从了黄子澄的建议,放了朱棣的三个儿子】

    ……

    秦朝

    嬴政回想起了自己当时在赵国做质子的事情,目光中飘忽着一丝回味:

    “殊不知,此去一别,犹如鹰击长空,潜龙出海,赵国?”

    ……

    汉朝

    汉武帝刘彻骂骂咧咧:

    “一点头脑都没有,这不是放虎归山吗?皇帝只会听信奸佞,毫无主见,毫无魄力,即便是被别人夺去皇位,也是无可厚非的。”

    ……

    【朱高炽三兄弟一路上惊心动魄,快马加鞭,回到燕王府后,才缓了一口气】

    【朱棣看到儿子平安归来,心中的牵挂少了大半】

    【随即,眼一抬,目光一冷,叫来姚广孝等人,商讨起兵大事】

    【众人一致认为,先取得兵权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朱棣便下令让自己的八百亲卫埋伏起来】

    【掌管兵权的张昺和谢贵自认为是皇帝的人,平日里大摇大摆习惯了】

    【结果不出意外的,中了埋伏,被悄无声息的杀害】

    【接着,朱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北平府给全部占领】

    【之后,又以席卷之势将北平周边的重镇全部收入囊中】

    【此刻,朱棣望着城门之下黑压压的军队,明白自己的起兵资本已经足够】

    【时机已到,今日起兵】

    【朱棣造反的消息不胫而走,朱允炆终于有理由了】

    【他写下诏书,直接削除了朱棣燕王的爵位,将其贬为庶人】

    【然后,派出老将军耿炳文带着浩浩荡荡的北伐大军捉拿朱棣】

    【但是,耿炳文久经官场,自然是能够看出这件事情的利弊】

    【要是自己真的不经意杀了朱棣,说不定会被朱允炆扣上一个妄自杀害藩王的罪名】

    【因此,在北平之外,两军对峙的时候,兵力远超朱棣的耿炳文并没有下达进攻的命令】

    【反而是将自己的军队分成了三道不可逾越的防线,改为防守状态】

    【在耿炳文看来,就算是耗也能将朱棣耗死】

    【然而,看似坚固的防线却并不是那么完美】

    【当时正值中秋佳节,朝廷派出来的士兵们都思念南京,喜气洋洋的过上了节日】

    【圆月当空,防备空虚,朱棣倾巢而出,在夜色的掩护下,直接如饿狼一般扑杀向耿炳文的第一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一触即溃,第二道防线还没来得及支援,便被乘胜追击的朱棣冲垮】

    【还在真定城镇定自若的耿炳文也慌了,立即集结所有队伍,决定和朱棣进行生死一战】

    【朱棣自然不会如愿,采取声东击西之策,突破了耿炳文的侧翼】

    【一瞬间,战况更加激烈,耿炳文的部队损失大半,只能灰溜溜地退回真定城拒守】

    【耿炳文是个守城之将,朱棣见到此情此景,也没了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