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 第236章 盘点五大政变第四位:陈桥驿兵变!

第236章 盘点五大政变第四位:陈桥驿兵变!(1/2)

    高平陵事变的盘点正式落下帷幕,司马家族的所作所为落到了后世人的眼中,成为了一种诟病。

    喜爱历史的文人们纷纷长吁短叹:

    “在司马昭之前,弑杀君王的事件不在少数,但它们大都秘密进行,有着严密的谋划和布置,

    可曹髦被杀,却是明目张胆,甚至是当街弑君,这太过于露骨了,必定会被万世唾弃。”

    ……

    月明星稀

    光幕上的场景再度转换,曹髦的身影执剑咆哮渐渐虚幻,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布满岁月痕迹的建筑。

    渐渐地,周围无数士兵和统领出现在了上面。

    居中的是一位身披黄袍的将领,手握腰间宝剑,眉目中锋芒毕露,看向前方。

    ……

    秦朝

    嬴政看到光幕中的居中将领,目光一亮,淡淡说道:

    “若光幕中的是一处政变,看起来倒像是万众归心的政变,没有爆发血腥的争斗。”

    ……

    汉朝

    汉光武帝刘秀双手叉腰,正色道:

    “政变分两种,一种是武力逼迫,一种是人心归附,很显然,光幕中所展现的是后者。”

    ……

    三国时期

    刘备抬头凝视:

    “将士的脸上露出喜悦之色,都竭诚欢迎,看来这政变的主人公是懂得笼络人心的。”

    ……

    唐朝

    李世民细细地观察着光幕,从左到右,没有遗漏一丝细节:

    “身披黄袍,说明政变已经是成功了,而披着黄袍的应该是一位将领,手上掌有兵权,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将军带着兵马来到皇帝脚下,心中萌生逆反之意,加上皇室羸弱,将军索性取而代之?

    所以,这会是哪一个朝代呢?”

    ……

    明朝

    朱元璋眉头一皱,微微侧目回忆起来,嘴里低声喃喃道:

    “黄袍加身,莫非是那陈友谅不成?”

    ……

    清朝

    军机处的一位大臣在狭小的屋子里捅破窗户纸,窥探着光幕,思索良久后,道:

    “这样的场景,在联系到政变,很有可能就是那一件事了,黄袍加身,陈桥驿兵变!”

    ……

    【盘点历史五大政变,第四位:兵不血刃,市不易肆,黄袍加身,欲盖弥彰——陈桥驿兵变】

    ……

    宋朝

    大殿之外

    身穿龙袍的赵匡胤听着这么一段话,脸上没有丝毫波动,但内心早就五味杂陈,看着光幕中的自己,不知说些什么。

    一旁的赵光义则双手负在背后,颇有一种上位者的姿态,眼中有着精光闪烁,嘴角微微翘起,露出假笑。

    ……

    明朝

    朱棣虎目一扫,肃然昂首:

    “陈桥这个地方真的是兵不血刃吗?政变或许不会有这么简单,披个黄袍就能成功,那当皇帝岂不是儿戏?”

    ……

    【五代十国末期,郭威率领大军杀进汴梁城,建立后周】

    【而此时,战功赫赫的赵匡胤得到了封赏,荣获滑州副指挥使的官位】

    【不过,赵匡胤的晋升之旅并没有就此停滞】

    【当时,郭威膝下无子,大位需要继承】

    【于是,郭威就有意将养子柴荣立为储君,将他调到了开封府,做了开封府尹】

    【为了给储君保驾护航,武德充沛的赵匡胤毫不意外地便被调到了柴荣的帐下】

    【赵匡胤自然是明白郭威的用意】

    【只要老老实实地将柴荣辅佐到继承皇位的那天,自己必然飞黄腾达】

    【恰好,赵匡胤在这个期间遇到了兵权大佬石守信等大将】

    【兴高采烈,踌躇满志的赵匡胤便和石守信等人歃血为盟】

    【史称“义社十兄弟”】

    ……

    隋唐时期

    单雄信额头前的发丝飘扬,脸上露出愁闷之色:

    “歃血为盟成为兄弟,但在赵匡胤成为皇帝后,权力的更迭和自我的选择,导致兄弟之间反目成仇,

    就像那刘廷让,陪着赵匡胤建功立业,最后却落得个在流亡路上被饿死的结局。”

    ……

    【几年后,柴荣继承后周皇位】

    【边境不安定,北方的北汉和契丹组成了一股强大的联军,攻打后周】

    【柴荣为了稳固国祚,立下皇威,决定御驾亲征,在高平一带与敌人的联军血战起来】

    【然而,战场上危机四伏,后周军队节节败退,加上指挥大军的指挥使们纷纷临阵脱逃,后周军队乱成了一锅粥】

    【柴荣想要扭转局面,可却有心无力,没有任何一支队伍愿意听从指挥】

    【就在这个危急关头,赵匡胤和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