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 第235章 纵不成身死,朕亦乃大魏君王,太祖子孙!

第235章 纵不成身死,朕亦乃大魏君王,太祖子孙!(1/2)

    【时不我待,放手一搏的机会就在眼前】

    【曹髦关闭宫门,在一堆文臣里面选择了与司马家族交往不深的王沈、王业和王经作为共起大事的战友】

    【等到三人都准备妥当,来到曹髦面前时,曹髦愤然说道:

    “司马昭的心思,想必你们早已知晓,朕不想有一天被他踩在脚下,握着朕的玉玺,对朕颐指气使!

    如今召见你们前来,就是想要与你们一同讨伐逆贼司马昭!你们意下如何?”】

    【三人听后都是吓得一愣,谁都不愿拿自己的项上人头去赌】

    【王经立即对曹髦劝道:

    “司马昭的势力已经遍布朝野内外,兵权在握,耳目众多,陛下轻举妄动,必定不敌那司马昭啊,万万不可啊!”】

    【曹髦闻言,怒火中烧,直接将袖子中的诏书扔到几人面前,咬紧牙关,道:

    “朕心意已决,若是被那司马昭擒住,那就一死而已!”】

    【三人不敢回话,匍匐在地,直到曹髦离开】

    【等到曹髦走后,王沈和王业二人口中暗道不妙,就要跑出宫门,给司马昭通风报信】

    【王经也不阻拦,却也不加入,闭上眼睛,静静地等待死亡的到来】

    ……

    唐朝

    李世民睥睨着光幕,眼睛中精光一闪,背负双手,走到了大殿之外:

    “成大事必须要上下一心,曹髦太过急促,准备也不充分,仓皇的反抗,又没有合适的盟友,失败也是可以预见的。”

    身后的长孙无忌大笑一声:

    “这不仅让微臣想起了玄武门的那个五更时分,惊心动魄,好在陛下神武,臣属忠贞不渝,这才大功告成。”

    ……

    东晋

    文人墨客抬头望着光幕,不禁说了这么一句:

    “王与马,共天下,从这里就已经开始了吗?”

    ……

    【曹髦得知王沈和王业已经向司马昭告发计划,当即便召集起皇宫的守卫和亲信数百人】

    【自己则身披甲胄,手持王剑,对着鼓手大喝一声:

    “擂鼓!!”】

    【随着轰隆隆的鼓声响起,曹髦率着众人从东门杀出,直奔大将军府而去】

    ……

    东汉末年

    曹操目睹着曹髦披坚执锐,率众奔袭的画面,老泪纵横:

    “与孤当年中原起兵的意气风发何其相似,志在千里,可惜啊,荼毒太深,无力回天啊!”

    ……

    【此时的司马昭也是刚刚接见王沈和王业二人,吓得面色铁青,立即下令,派出司马伷、司马干和贾充兵分三路,包围曹髦】

    【司马干抵达皇宫的南大门,受到守门将领满长武的指引,绕道向东门而去】

    【这个时候,司马伷已经抵达东门,与口中大喊杀贼的曹髦撞了个正着】

    【司马伷让士兵前去布阵拦截】

    【然而,作为屯骑校尉的司马伷忘记了一点】

    【自己手下的兵马都是曾经保卫皇帝的护卫,与皇宫中的士兵们都十分交好】

    【所以,在士兵们拿出兵器阻挡曹髦的时候,曹髦身后的统领们纷纷出声呵斥】

    【就这样,原本阻拦曹髦的士兵们顿时乱作一团】

    【曹髦瞅准时机,驱使车驾直接冲出一条通道】

    【不过,就在曹髦与大将军府遥遥相望的时候】

    【另一侧,贾充带着几千禁军冲了过来】

    【眼看情况危急,但曹髦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便一声令下,继续冲锋,冲进了贾充的禁军队伍中】

    【手上的王剑不断挥砍,周围的禁军被纷纷吓退】

    【曹髦扯破嗓子大喊:

    “朕乃大魏天子,你们来此,是想要刺杀朕吗?!”】

    【此声如龙吟虎啸,禁军们再度退却】

    【见到局势失控,贾充也急了,拔出佩剑,呵斥禁军前进围住曹髦】

    【但天子的怒斥显然比一个都尉的命令要威严许多,禁军们也乱作一团】

    【混乱之中,成济突然凑到贾充的身旁,问道:

    “如今情况危急,您需要我做什么呢?”】

    【贾充扫了一眼成济,冷笑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说该怎么办呢?”】

    【此话一出,成济心领神会,拔出身旁的长矛,推开挡路的禁军,径直走到曹髦的面前】

    【不由分说,一矛刺出】

    【在众目睽睽之下,长矛洞穿曹髦的胸膛,鲜血喷涌,溅射到周围人的脸上】

    【惶恐,震惊,无奈,愤怒的神情不断变换】

    【曹髦望着不断流出鲜血的伤口,却是浮现出癫狂的笑容:

    “纵不成身死,朕亦乃大魏君王,太祖子孙!!”】

    ……

    秦朝

    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