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 第227章 愿与君携手,奈何身弱早夭!

第227章 愿与君携手,奈何身弱早夭!(1/2)

    【从小颠沛流离,嫁给唐太宗李世民后,又常常居安思危】

    【可到了现在,观音婢终于成长为一国之后】

    【数不清的荣华富贵,单凭一个从龙之功,长孙皇后便可享受极其奢靡的生活】

    【可她却并没有沾染这种恶习,依然保持一切从简的风格】

    【而且,对于身边人,她也时常教导应该勤俭节约】

    【一次,太子李承乾的乳母向长孙皇后请求给东宫多多添置一些器物用具,好彰显东宫的威仪】

    【可长孙皇后却摇头拒绝,并告诫东宫不应该注重这些外来之物,应该多加培养太子的品德】

    【此事之后,宫中的文武百官也开始消除奢靡之风,以长孙皇后为榜样,节俭度日】

    【对于自己的品德以及学识,长孙皇后也是十分看重】

    【即便是身居这样的高位,她也没有放弃继续学习】

    【每日每夜都在饱读诗书,以至于让她十分明礼知节】

    【她的哥哥长孙无忌拥立有功,位列凌烟阁功臣第一】

    【加上与唐太宗李世民从小的交情,唐太宗李世民便多次想提拔长孙无忌,可这却都遭到长孙皇后的强烈反对】

    【在长孙皇后看来,自己的家族在朝廷中遍布的话,必然会引起外戚乱政的现象】

    【所以,她全力阻止长孙家族进入朝廷内部,以求家族绵延,又能保全李唐王室长治久安】

    ……

    唐朝

    唐高宗李治面无表情,因为不久前,他刚杀死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只听得他冷笑道:

    “长孙家族想要外戚干政,舅舅位高权重,朕是皇帝,必然要走出这一步,母亲你可别怪我六亲不认。”

    ……

    宋朝

    赵匡胤语气有些委婉地说道:“可惜啊,这长孙家族的结局却与之背道相驰,长孙皇后一死,长孙无忌便迅速进入朝廷的权力重心,

    在李世民死后,新帝上位时,长孙无忌便已经权倾朝野,最后不可避免地带着长孙家族跳进火坑,万劫不复。”

    一旁的谋士赵普听到后,却是点头笑了笑:“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长孙皇后的远见和智慧。”

    ……

    【长孙皇后先后为唐太宗李世民生下七个子女,颇受唐太宗李世民的器重】

    【而她自身也十分聪慧,能够将君王和朝廷大臣的关系调节得如鱼得水,而且从来不会干预朝政】

    【不过,这并不代表长孙皇后坐视唐太宗李世民的错误决策而不管】

    【当时,直言不讳的大臣魏征在朝堂之上驳斥唐太宗李世民,让唐太宗李世民十分恼怒】

    【在下朝之后,唐太宗李世民便怒火冲天,扬言迟早要将魏征杀了】

    【长孙皇后得知后,没有贸然前去劝阻】

    【而是在思索一番后,换上了隆重的朝服,来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面前,以谏言的方式说道:

    “只有开明贤德的君王才能拥有直言敢谏的臣子,陛下不可意气用事啊!”】

    【此话一出,变相的夸赞了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的怒火才渐渐平息,事后,更是对长孙皇后生出来敬佩之情】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一匹心爱的骏马突然死在了马厩之中】

    【唐太宗李世民迁怒于养马的马夫,想要将他们全部杀了泄愤】

    【长孙皇后并没有直接为马夫求情,而是对唐太宗李世民讲了一个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齐景公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他的爱马也意外死亡】

    【齐景公二话不说,就要处死养马人】

    【这个时候,他的谋士站了出来,面对养马人,陈述其罪责,说道:

    “养马却让马死,这是第一条罪,

    让老百姓知道国君因为此事而杀人,心生不满,这是第二条罪,

    各诸侯国得知此事后而轻视齐国,这是第三条罪。”】

    【齐景公听后,羞愧不已,连忙赦免了养马人的罪过】

    【故事讲完,唐太宗李世民也听懂了长孙皇后的言外之意,放过了马夫】

    【一个地位卑贱的马夫,长孙皇后都为其求情,可想而知,后宫中的仆从们都是对这位皇后感激涕零】

    【正因为有这样一位宽容大度的皇后,才使得后宫稳定祥和】

    【尤其对唐太宗李世民的众多妃嫔也都是心存仁爱,从不排挤迫害她们,将后宫事宜处理得井井有条】

    ……

    春秋战国时期

    齐国

    齐景公看到自己的事迹出现在光幕中,脸上也是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

    一旁的晏子倒是对光幕上的长孙皇后颇为青睐,低声道:“一介女子,能够引经据典,劝谏君王,足以比得上一流的谋士啊。”

    ……

    【当然,除此之外,长孙皇后对待唐太宗李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