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守将李庭芝听闻文天祥夜走真州,怀疑太皇太后派文天祥劝降】
【于是下来死命令,让苗成迅速杀掉文天祥】
【苗再成不忍,接连派遣两位将军前去试探】
【两位将军回禀文天祥口口忠义,字字为国,如何忍心杀害】
【文天祥得知后,便想找到李庭芝当面解释】
【苗再成只好派遣二十位随从一路护送】
【但等到了扬州城下,守城士兵直接亮出命令:一见到文天祥,立即杀死】
【面对这等窘况,文天祥只好离开了扬州】
……
春秋战国时期
一位隐士老者抚摸着胡须,苍老的面庞之上,目光如炬:
“两位一心为国的官员做出了当时认为对的选择,
或许也就是因为这样的误会而错过,此乃命运的偶然,也是必然!”
……
【文天祥一路改名换姓,草行露宿,遇到元军,就躲入四周的土墙之中才逃过一劫】
【实在饥饿难耐的时候,才向路过的樵夫们讨一些残羹剩饭来填饱肚子】
【当他们走到板桥的时候,又遭遇了一伙元军】
【众人跑入竹林中隐伏,多亏身边侍卫舍命相护,才又逃过一劫】
【为了躲避元军的围追堵截,只好坐着渔船,一路过江,来到了温州】
【此时,益王赵昰,卫王赵昺也已摆脱元兵,到达安全之地】
【文天祥便上书赵昰,想让他承继帝位】
【不久,年仅七岁的赵昰便在陈宜中、陆秀夫和文天祥的拥立下称帝,是为宋端宗】
【文天祥被任命为枢密使、右丞相】
【而此时的赵昰也听闻李庭芝坚守的消息,十分感动,下旨让他前往福州上任】
【李庭芝接到圣旨,喜极而泣,命令部将朱焕驻守扬州城,自己则带着一队人马前往福州】
【可当他出城的一刹那,便发现了端倪】
【原本平静的江面突然出现许多元军的船只】
【同时,扬州城中,大批兵士涌出,对着李庭芝的部队大肆屠杀】
【直到这时,李庭芝才明白,如此机密的事情被泄露,一定是扬州城内出现了变故】
【原来,朱焕早就暗通元军,在李庭芝出城后,便下令全城投降】
【面对前后夹击的态势,李庭芝无奈之下,只能退往最近的泰州城】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路上,部将纷纷投降,李庭芝心灰意冷,跳入莲池中自杀】
【但是,自杀未遂,被元军捉住】
【元军统领数次招降,但李庭芝宁死不从,大肆叫骂,被杀】
【扬州军民们听到这个噩耗,涕泪纵横】
……
汉朝
霍去病看到这一幕,也是深有感慨:
“这个李庭芝的气节太过正直,处于国破山摧的局面,依然能做到如此,值得让人敬佩!”
……
【不久,元军开始了对南宋政府发起总攻】
【南宋政府节节败退,一直迁移到了沿海一带】
【群臣皆丧失信心,文天祥却站了出来,他要率军北伐,向江西进军】
【吉州几乎全被光复,沿途各郡的百姓都前来劳军,整个局势大有席卷之态】
【此外,各地的义军也纷纷兴起】
【但就在这时,文天祥的主帐突然受到猛攻】
【他只能仓促撤退,向永丰一带靠近,等待义军的接应】
【但义军自身难保,元军的铁蹄势如破竹】
【你追我赶之下,文天祥穷途末路,来到了方石岭】
【数十名亲信以血肉之躯与数万元军相抗,壮烈殉国】
【文天祥的妻子儿女相继被抓】
【而为了保护文天祥,他的手下赵时赏狸猫换太子,被元军捉了回去】
【文天祥再次逃过一劫】
【妻儿被俘,手下被抓,士兵四散而逃,朝廷危在旦夕,希望之火似乎又逐渐熄灭】
【但文天祥一路收拢残兵,前往循州】
【元军步步紧逼,朝廷退守朝廷退守硇洲岛】
【宋端宗在逃亡过程中不幸落水,不久后病死】
【卫王赵昺继位,文天祥心怀愧疚,上表自责】
【不久后,张世杰带领赵昺退守崖山】
【困境之下,再生变局,军中瘟疫横行,战力匮乏,军心不稳】
【在潮州一带,当地盗贼联合元将张弘范突袭文天祥】
【经过仔细地搜索,文天祥还是难逃厄运,被元军所抓】
【抗元主力丧失,元军以摧枯拉朽般的攻势将南宋朝廷包围】
【张世杰烧毁崖山的行宫和营房,率领千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