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 > 第108章 文字狱下,谁敢犯上?

第108章 文字狱下,谁敢犯上?(1/2)

    【乾隆得知孙嘉淦死后后,也是亲自审理这个案子】

    【本想一展自己独断明察的圣君形象】

    【可当他在看到稿子上极尽辱骂之语,再度勃然大怒】

    【他派出官员彻查,顺藤摸瓜中,找到了所谓的元凶罗哲文】

    【只不过,罗哲文早就是一个死人了】

    【大费周折之后,得到的竟然是这个结果,乾隆肯定是不相信的】

    【毕竟死无对证,这其中一定是有人陷害】

    【于是,他便再度将传抄反稿的罪人一一列出,将他们捉拿在案】

    【可是,到最后,都没有揪出元凶】

    【朝中的大臣们都是看不下去,纷纷上书想让皇帝草草了结此案】

    【但乾隆怎么会妥协,在他眼中,再大的罪孽都可以原谅,除了诋毁皇室是万万不可】

    【因此,他绝不姑息这件事,昭告地方大吏,让其放下手中的政务,也要将这件案子彻查到底】

    【经过一年多的追查,受牵连的人已经达到了上千人】

    【另外,十几名办事不力的官府大员直接被罢职】

    【而成果却仍旧不如人意,乾隆只好把这气撒在官员们身上】

    【许多地方的总督和巡抚都受了处分,被乾隆拉到皇宫之中公开处刑】

    【官员们因此人人自危,朝野上下都是鸡犬不宁】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疑似元凶的卢鲁生被捉拿】

    【经过审讯加上严刑逼供,卢鲁生承认这伪稿是他主导伪造的,表示愿意认罪服法】

    【很快,卢鲁生便被判凌迟,而他的两个儿子很快被斩立决】

    【至于其他还关押在牢里受到牵连之人,也被全部杀死】

    ……

    秦朝

    李斯摸了摸额头,似乎也是被这光幕中的状况搞得有些头大:

    “所以,那孙嘉淦死得岂不是太冤枉了?

    还有这件祸事牵连如此多人,最后就这样草草了事?

    或许那卢鲁生未必就是幕后黑手,而元凶另有其人,只不过屈打成招成了元凶。”

    蒙恬听后,也是觉得李斯说得不无道理,这个乾隆在他看来,就是好大喜功之徒,被受辱便大动干戈,不可取!

    ……

    明朝

    严嵩眉毛轻佻,雪白的胡子在嘴角勾起了一抹弧度,他略有深意地笑道:

    “圣君形象?天下人如此之多,难道要每个人都称颂你吗?”

    ……

    【乾隆经过这件案子,将那些敢持有反对意见,甚至是心怀不轨之心的臣子全都震慑】

    【察觉到文字狱有这种奇效之后,他便将其运用在打击朋党之上】

    【胡中藻就是其中一个鲜明的例子】

    【作为鄂尔泰的心腹之人,胡中藻成为乾隆打击的重要目标】

    【可胡中藻为人处世比较谨慎,没有留下任何把柄】

    【要是想通过正常程序将其革职,是很困难的】

    【因此,乾隆便将目光投向了胡中藻所写下的诗文,想要从中找茬,来扳倒他】

    【这项花费脑筋的任务便被交给了军机处,让其收集罪证】

    【就这样,军机处苦苦的研读胡中藻所写的文章,笔迹】

    【试图鸡蛋里挑骨头,找出端倪】

    【果不其然,很快,军机处便找到了这么几句诗“一把心肠论浊清”、“老佛如今无病病,朝门闻说不开开”】

    【乾隆看到后,先是恼火,接着便是得逞】

    【有这几句反诗,还不是能将你治得死死的】

    【于是,在一次朝议之中,乾隆直接将这些欲加之罪列出】

    【而一脸茫然的胡中藻就这般遭受无妄之灾】

    【亲眼目睹这一荒唐之举的其他臣子也是噤若寒蝉】

    【特别是一些文官背后都冒出一阵冷汗,他们明白这是乾隆在杀鸡儆猴】

    【以后的谏言要反复斟酌,可不能再随意发表了】

    ……

    明朝

    一些正在考取功名的士子们见到这阻塞言路的做法,也是有些感叹:

    “这是在限制治民言论的发挥,长此以往,那清朝必定都是阿谀奉承之言!”

    “唉,还是别感叹了,多多读些四书五经吧,下一轮的八股取士要开始了!”

    ……

    清朝

    雍正帝看着如此熟悉的手段,点了点头,但这乾隆显然做得更野蛮粗暴,不禁让他有些汗颜:

    “用这种手段来平衡朝野,的确是好方法,只是,弘历的做法不够隐蔽,

    这样一来,估计会引得后人辱骂,不过,为了大清的稳定,这是必行之事”

    ……

    【如果说,这文字狱在官场上运行便罢了,可他却扩散到了民间】

    【当时,山西一带有个叫王肇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