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塞音老仙闹大明 > 第289章 牛角半岛和新唐

第289章 牛角半岛和新唐(1/2)

    “这该死的洋流!哦,这莫非就是老仙说的澳洲吗?”

    在南太平洋的海峡,两艘冒着黑烟的蒸汽机船正隆隆驶向未知的陆地,跟随在它们后面的四艘远洋帆船,因为与此地的赤道暖流逆行,被吹得东倒西歪。

    旗舰蒸汽船头站立着一个头戴回回帽的高瘦老者,他手里拿着双通望远镜眺望越来越近的大陆,也忍不住心潮澎湃。

    这支船队隶属于西洋垦殖公司,那老者正是西洋垦殖的掌柜,总经理唐一味。

    西洋垦殖本来组建就晚,由于股东太过分散,都是些有权有势的勋贵,在当初成立之时就内耗不断。

    购买船只、训练水手,乃至组建垦殖武装,这些工作耗费了唐一味太多时间。

    直到现在,也才组织起一支千人的武装部队,主要由勋贵家丁和退伍士兵组成。

    前些年西洋垦殖还未形成远洋航行能力之前,主要是和台湾垦殖在西洋那些小国间来回做生意,而且一直没有合适的根据地,仅仅靠海上贸易,虽然也挣钱,但根本满足不了股东们的胃口。

    澳洲,一直就是刘学勤给西洋垦殖设定的殖民地。那么大的土地,只有少量土着居住,现在不去占领就太可惜了!

    塞音二十五年的正月,澳洲还处于夏季,唐一味带领着他的船队终于抵达了这里。

    “抛锚,放下舢板!”

    船队沿着东海岸缓缓向南行驶,在一处条件不错的河港,唐一味征求了船长的意见,便指挥船队暂时靠近海岸停泊。

    六艘海船上不断有舢板放了下来,这些载着十来人的侦查船只,带着半个月的干粮,领了命令,朝不同方向四散驶去。

    数日后,北部陆地的地图绘制出来,见此地如同伸进海里的弯角,唐一味道:“就叫牛角半岛吧!”

    这里是典型的热带雨林,层峦叠嶂,植被茂密,雨水还特别多。

    “最爱种树的老仙来了这里,怕是也兴不起种树的心思。”

    唐一味心中腹诽,叫来随行的农业技师,问道:“这里的条件,种橡胶成不成?”

    技师想了想,回道:“种植橡胶树要考虑四季的温度,降雨也须充沛,咱们才来这里,尚缺乏长期数据,需要观测一年才能下结论。”

    塞国如今做事已经开始向专业化发展,搞种植园投资不小,可不能像过去那样,一拍脑袋就作了决定。

    又过了几日,前去哨探的舢板陆续回归,有一队士兵回来说南边有一个更大的河口,两岸土地平坦,非常适合建立居民点。

    唐一味采纳了哨兵的建议,带领船队再次南下。

    旬日时间,终于到了一处河港,只见此地口小湾大,真是座天然良港。

    唐一味当即拍板,就在此地建城,名曰:新唐。

    这里就是后世的悉尼,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加之天然良港,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叠加,唐一味依然选择了这里作为西洋垦殖公司在澳洲建立的第一个定居点。

    唐一味的船队共带了2000人,其中有1000名佣兵,600多名水手,以及各种技术员、工匠和公司的管理人员。

    这条件比当初新狄建设时强了许多,但唐一味的紧迫性更强。

    他背负的是公司的使命,归根到底是要赚钱的。

    唐一味把人员分为三部分,工匠们负责就地伐木建房;大多佣兵以十人为队,散出去抓捕土着,如果能发现有价值的矿产线索,将会得到高额的工分奖励;其余人则深入内陆,寻找矿产资源。

    他不可能把六艘大海船放在新唐,什么也不干,但也不好空返,最起码带些矿石回去。

    因为老仙曾经在【海底两万里】及闲聊时多次指出,澳洲有不错的铁矿。

    一个月后,就传来好消息:在新唐以北约300里的猎人谷,发现大型露天煤矿。

    而且猎人谷煤矿距离出海口仅100里,可以用小船顺河道将煤送上海船。

    唐一味稍微一算账,发现远洋贩运煤炭根本划不来,便否决了这个方案。但能在新唐附近发现煤炭资源,总归是件好事,只要找到铁矿,就可以建焦炭厂,钢铁厂,贩运钢铁就是门很好的生意。

    他的船队总运力约为吨,其中两艘蒸汽机船均载重5000吨,四艘帆船(大福船改装)载重量为2000吨。

    塞国如今的钢材价格约100元\/吨(建材),当然用于造枪炮的钢材价格要高很多,而车床上用的特种钢价格更贵。

    即便是普通钢材,船队也可装载将近200万元的货值,这就很好了。

    或许你在想,那么多的钢铁,塞国消化的了吗?

    答案是肯定的,塞国建铁路,造火车,房地产行业已经成熟,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汽车工业这几年发展势头迅猛,还有化工行业,石油工业,哪个不是大量用到钢铁。

    事实上塞国的钢铁产量一直有缺口,每年还需要从大明进口大量的铁锭,进行二次冶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