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子出生在二十一世纪汉唐的一个普通家庭.....”
“十五岁,祥子中考考的不错,但依旧只能拿指标才能去好学校......”
“十八岁,祥子高考成绩在预料范围内,想挑一个离家不远也不近,资质,环境一般但不能太差的学校......”
“二十二岁毕业,考研,考公,实习,工作,他有些焦虑......”
“二十三岁,大环境不好,祥子暂时没找到好工作,只能试着送外卖。”
“二十七岁,辗转几年存的积蓄都打在了一场意外里,家里给买了辆车,他做起了专车,接送那些匆忙的人。”
“三十岁,第十一次相亲无疾而终......”
“.......”
“六十岁,祥子想退休,但没有能力和机会.......”
“七十岁,科技飞速发展,但祥子的生命已经进入垃圾时间。”
“八十岁,祥子的儿子.....祥子的大女儿......祥子的孙子......祥子的......”
“九十岁,呼——算了,让祥子睡吧。”
不出意外,第一个故事“烂尾”了,或许我不该写现实主义?凝视着根本看不到任何字迹的黑暗,我继续构思下一个故事。
我知道自己写不出什么传世名篇,但有整个月球给我当草稿纸,写得再烂,终有“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时候吧,或者只是,比其它的“废笔”,更有价值一点。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