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春秋晋国风云 > 第430章 宋国出兵灭曹国(1)

第430章 宋国出兵灭曹国(1)(1/2)

    那就让各国再乱一点吧。对了,卫国还是要继续给予教训,不把卫国给打得服服帖帖的,老子不氏赵了。

    公元前488年,赵鞅命令下军将魏侈率军讨伐卫国。此时的卫国完全没有反抗的能力,也没有反抗的勇气与脾气,结果当然是又被狠狠痛扁了一顿。

    宋国是真的抖了起来,至少在郑国面前宋国是抖了。要知道,百多年来,传统老牌大国宋国在中原新贵郑国面前是屡屡吃瘪,如今郑国的军力基本耗尽,完全虚弱了,那还不趁你郑国病要你郑国命?

    在晋国的授意下,宋国出兵狠狠打了一顿郑国。哦,对了,宋国还有一个传统世敌,曹国。那也一并教训了吧。得到宋国请示的赵鞅很干脆地作出批示:同意宋国实打实地教训一下同样背叛晋国的曹国。

    曹国好歹也算是为防止晋国报复作了点准备,据说,曹国一口气连修了五座城池的城墙,而且紧紧拉近与郑国的关系。

    结果,宋国人貌似打了鸡血,见被讨伐的曹国不服,居然还请求了郑国援军,顿时火大了,下了狠手,直接将曹国给灭了!

    史料记载,公元前488年,春秋十二诸侯之一的曹国亡。

    这是第一个被灭亡的春秋十二诸侯!基于这顶桂冠与位列春秋十二诸侯这个地位,我们得得意介绍一下曹国的历史和被灭的经过。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封自己的嫡兄弟王子振铎于曹、侯爵,定都陶丘,即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建立了曹国。王子振铎被后人称曹叔振铎,这也是曹姓渊源之一。

    曹国疆域大致辖今山东省西南部,西接成周,东连齐鲁,北临河济,南控江淮。

    都城陶丘正处于“襟带河济,扼控鲁宋”的“天下之中”,诸侯四通,是当时看来的膏腴之地,又是大周王朝宗邦诸侯,按理应发展成大周王朝的一流诸侯。

    是的,天子寄予了曹国厚望。曹国初分封时,是山东一带与鲁、齐相当的三大诸侯之一,尤其是作为王朝宗邦,与鲁国一样,肩负着共守王朝东土的主体责任,也是春秋十二诸侯之一。

    但是,曹国自一开始就遭受了重大打击。

    周成王时期,大周王朝爆发了三监叛乱,周公旦联手姜子牙费时三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成功平叛。

    曹国虽未参与叛乱,但在三监之乱中不坚决站在王朝一方果断参与平叛,而是采取了中立。你曹国作为宗邦诸侯居然不讲政治,那岂不是摊上了事?

    结果,王朝平叛后,曹国受到惩处,被降为伯爵,还被剥夺了许多本与鲁国相当的权力。

    发起叛乱的殷国被灭后,大周王朝又建立了一个宋国,以继灭亡的前朝商朝。

    曹国之所以受到惩罚,本就是受宋国的前身殷国叛乱之故。于是,自宋国建立起,曹国对宋国就没多少好脸色。

    但新建立的宋国却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历史进入春秋,宋国已然发展成地区性霸主,周边诸国均听命于宋国,甚至连大周王朝宗邦诸侯卫国、蔡国等国,都视宋国为老大。

    曹国对宋国看不惯,宋国也视曹国为眼中钉,两国矛盾不断。

    公元前682年,宋国爆发南宫长万之乱。当时宋国大司马南宫长万弑杀宋闵公,拥立公子游为君。

    曹国一看,乐了,那还不出兵干涉一把宋国内政?

    曹国的干涉,就是出兵帮助宋桓公夺得君位。

    但齐国崛起后,齐桓公眼看着宋桓公违背了北杏盟约,组织联军讨伐宋国。

    曹国听说打宋国,欣然出兵参加联军,大败宋军,兵围宋国都城商丘。

    曹宋之间积怨更深。

    齐桓公晚期,宋国眼看着齐国霸业走到尽头,居然发兵奇袭曹国。

    曹国猝不及防,被夺走了大片土地。

    齐桓公去世后,楚国北上称霸。当时楚成王率军北上包围了宋国,曹国、卫国等国正是楚国盟友。

    面临亡国之难的宋国向晋国求援,当时晋国国君晋文公重耳刚继位为君不久,为图中原,出兵救宋。

    重耳在晋国骊姬之乱中逃之出国,在列国间流亡了十九年,其中便到过宋国。

    当时宋国虽然刚刚遭受了与楚国的泓水之役大败,宋襄公还是凭借着其独断的政治眼光,厚待重耳。

    但当时的曹国国君曹共公却是一个鼠目寸光的家伙,他不但没有厚待重耳,还搞了一出偷窥重耳洗澡的非礼行为。

    所以,晋文公救援宋国的军事行动,先是讨伐了曹国,甚至将曹国给灭了!

    曹国这次被灭,当然又与宋国有着莫大的关系,所以曹国对宋国恨之入骨。

    但宋国紧紧抱着晋国大腿,曹国对宋国完全无可奈何。

    后来,曹国虽然在鲁国的帮助下复了国,但受到的惩罚非常严重。大片国土被割让,曹国受到严重削弱,从此完全沦落为二流诸侯,根本无力与宋国对抗。

    为图生存的曹国,从此干脆就抱上了晋国大腿,总算未被宋国进一步蚕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