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宋国出兵灭曹国(1)(2/2)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春秋走到了这个时候,曹国的这根大腿已经很虚弱了,晋国根本无力履行中原诸侯联盟盟主的主体责任,宋国对曹国又起了杀心。
曹国很紧张,公元前515年,曹国国君曹悼公有意向宋国示好,亲自赴宋国朝见,结果被宋国给抓了起来,一直囚禁至死。
曹国又气又急但偏偏无可奈何,由于国君被宋国给抓走,国内又爆发了权力斗争。在接下来的二十余年里,曹国政权多次更迭,国家一塌糊涂。
曹悼公死后,曹声公继位。
仅过了五年,曹声公被弑,曹隐公继位。
仅过了四年,曹隐公被弑,曹靖公继位。
再过了四年,曹靖公被弑,曹废公继位。
乱成这样,曹国,还有救么?
当然没得救了。更何况,这个曹废公是一位奇葩的主,将别喜欢打猎。
喜好田猎也就罢了,关键是曹废公居然将田猎之事与治国理政给搅在一起。
你这个积弱积贫的曹国,岂不摊上了事?
有一天,曹废公去田猎,结果发现一个叫曹疆的公族子弟也在打猎。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共同的爱好迅速将两位都源于天子姬姓的曹国贵族给拉近了距离。
令曹废公惊喜的是,这位曹疆对田猎非常精通,他毫无保留地将如何才能捕获猎取更多禽兽的秘诀对曹废公倾囊相授,还将刚刚捕获到的一头珍惜白雁大方地送给了曹废公。
曹废公大悦,见曹疆相貌堂堂,且为曹国公族子弟,喜好田猎,武艺自然高强,立即回报以曹国卿大夫、大司城之职。
史料记载,曹疆虽为公族子弟,但其身份已然成为“鄙人”。所谓鄙人,后世的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种自我谦称,意思就是本人才浅德疏之意。但在当时,指的是远离都城的人。
一位公族子弟为何会远离都城?那是因为其祖上犯了罪,被赶出了都城,连“国人”的资格都失去了。
曹疆为何会成为鄙人我们不需要过多猜测,因为曹国这些年来乱得可以,国君隔个几年就被弑杀,牵连的不知有多少,曹疆这样的公族子弟受牵连是自然而然的事。
但就是这样的鄙人,居然就在一次田猎中结识了国君曹废公,并一举成为曹国卿大夫,而且是执政卿大夫!
这个大司城之职,大部分诸侯国是不设的,相当于其他诸侯国家里的大司空。
有意思的是,这个大司城的职位源于曹国传统世仇宋国。
宋国国君宋武公因其名为司空,宋国人为避国君之嫌,遂将司空之职改为司城。
曹国长期以来受宋国欺压,尤其是到春秋后期,完全被宋国踩在脚下。
据说,宋国为了羞辱曹国,强令曹国将司空之职改为与宋国一样的司城。
担任了曹国大司城的曹疆一下子抖了起来,因为大司城在宋国、曹国都属于执政上卿,国君之下的第二把手。
曹疆对大司城这个职位之名非常反感,想想这是由宋国人强加给曹国的,再加上宋国确实对曹国欺凌得有些过分,于是就游说曹废公勿忘国耻,反了他娘的宋国佬。
传统中原那几个诸侯,我们在讲郑国、卫国、宋国等国时讲过,历史上,中原小强郑国也是宋国的传统世仇,曹国欲反宋国,当然要联合郑国。
曾经在春秋初期横刀立马于中原列国的郑国,本就对宋国近些年来相继收服了曹国、卫国等国紧张着,听说曹国有意结交郑国,当然大喜过望。
所以,曹国很快就与郑国结成了兄弟之国。曹国有难,郑国必然来救。
听说曹国与郑国勾搭在一起,宋国大怒,立即发兵讨伐曹国。
但有了军事小强郑国为后盾的曹废公胆气剧增,貌似根本无惧宋军。
曹废公一边下令防守,一边命令曹疆抓住机会向宋军发起进攻。
曹国相信,郑国肯定会来救援。两国联手,还不把你宋国打残了?
那郑国出兵了吗?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