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地位更突出,何乐而不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有一个人愤愤不平起来。谁?
梁婴父。
其实,赵鞅的打算自智跞去世后便非常明显了,当时还有一个愤愤不平的人,那便是士皋夷,即范氏家族的旁宗。因为与宗主士吉射不和,所以士皋夷反叛了范氏,投向了智氏家族。
智跞在时,曾经计划让士皋夷取代士吉射成为范氏家族宗主,从而延续范氏在晋国六卿中的位子。当时赵鞅没有答应,但也没表示反对。
智跞一死,赵鞅大权在握,再加上全面击败范氏、中行氏的战争已经有了眉目,故赵鞅干脆先杀了士皋夷,彻底绝了范氏家族在晋国的希望。
那梁婴父呢?
梁婴父其实只是智氏家族的一个家臣,其地位相当于赵鞅曾经最信任的董安于。由于董安于为赵氏家族作出的贡献实在太大,可以说没有董安于,便没有赵鞅的一切。
所以梁婴父对董安于非常妒忌,也非常忌惮。于是,就借赵鞅四面楚歌之时,向智跞出了一计,以追究晋国这次内乱谁先出兵为借口,逼董安于代赵鞅去死。
赵鞅对董安于的感情可以用感恩戴德来形容,所以董安于死后,其牌位被赵鞅供于其宗庙,享受赵氏家族世代祭祀。
既然赵鞅对董安于有此等感情,那智跞一死,你这个长舌妇梁婴父还有好下场么?
梁婴父后来被发现毙于某个酒楼,据调查是喝酒过量而亡。
智氏家族此时的宗主是智申,智申心里明镜一般,但他能有什么意见?在权力高度集中于赵鞅的情况下,没有意见应该是上上策。
晋国卿级班子已经搭好了,赵鞅此时需要考虑的是中行氏家族和范氏家族的土地、财产瓜分问题。
这个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按照赵鞅的分配方案,邯郸赵氏的固有土地,全部归了赵氏家族,这个名正言顺。
至于范氏和中行氏两大家族的土地财富人口等,那就分成五份,四卿各取一份,剩下一份给晋定公。
而且,根据赵鞅务必集中权力的设想,留给晋定公的那一份是最大的,其余四家分到的是小份。
晋定公当然高兴了,看来,晋国就是这点好,权力斗争激烈!激烈斗争的结果是某大家族或者某几大家族被灭,然后自己也就能分到好处了。
晋国现在只剩下四大家族了,江湖又很乱,这段时间去世的国君也很多。如楚国的楚昭王英年病逝,最可恨的那个齐景公也死了,结果刚继位才一年的齐国新国君也死了,而且是被齐国的田氏家族给弑杀的。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