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雅闻啃着羊肉,感慨道:“简子,我是真服了你了。拍个戏,真跑到这种地方来吃沙子,还要被大风刮。我算是对外媒给你起的那个‘实拍狂魔’的外号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了。”
杨简笑道:“实拍的好处等你明天体验过后你就明白了。和在摄影棚里不一样,你在这里能真的理解孤独、理解绝望、理解求生欲。表演需要土壤,这里就是最好的土壤。”
演技痴汉张亦点头表示赞同:“环境确实能直接给表演赋能。今天下午走进返回舱,那种密闭感和科技感立刻就来了。”
倪霓也说:“而且大家一起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同吃同住,更容易培养出团队感和默契,就像真的在执行一次太空任务一样。”
周易围话不多,但同样作为演技痴汉,他补充了一句:“压力也是真大,怕演不好,对不起这环境,也对不起简子这份实拍的苦心。”
柳亦妃笑着安慰:“放心吧,你们的能力都没问题。关键是放松,相信对手,也相信自己。而且你们还不了解小剪子吗?他能选择你们,就是相信你们的能力。”
一旁的四个小朋友疯玩了一天,现在则是转专心埋头干饭,也只有在听到柳亦妃提到“小剪子”的时候,他们才会抬头看向杨简,还会露出一个发现了大秘密的会心笑容,然后继续埋头干饭。
杨简他们这群人里面,大多是北电的,就连郭番的研究生都是在北电读的,所以大家聊着聊着,又聊起了北电的趣事,聊起了行业的变化,聊起了各自对角色的理解。
餐厅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下午的紧张感似乎都融化在了这温馨的团体氛围里。
四个小朋友、尤其是平平安安和乐乐三个年纪比较小的,时不时冒出几句童言童语,引得一群叔叔伯伯和阿姨们乐不可支、开怀大笑,气氛就更加轻松愉快了。
翌日,风暴戏的拍摄日正式到来。
片场的气氛从清晨开始就绷得紧紧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提前就位,反复检查设备的安全性。鼓风机、扬沙机、3D摄像机、灯光、威亚装置……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杨简、柳亦妃、张亦、倪霓、朱雅闻、周易围等人早早开始化妆做造型。他们的戏服是功能性的舱外宇航服和舱内压力服,穿脱相对复杂笨重。
特效化妆师还在他们脸上、衣服上精心制作出沙尘暴侵袭后的污渍和磨损痕迹。
杨简的妆效最重,他需要表现出在风暴中挣扎、被击倒、被沙掩埋的极度狼狈和窒息感。
拍摄前,杨简再次召集所有演员、特效团队以及幕后团队,进行了最后一次走位和应急预案的确认。
“安全第一!一旦觉得不适,或者听到口令,立刻做出规定手势,我们会马上停止!”杨简的声音透过简易的扩音器传出,异常严肃。
所有人都郑重地点头。
首先拍摄的是风暴来临前,他家还不知道风暴即将到来的那种在放松状态下的工作画面。
主要是为了营造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好了,我们先拍轻松的镜头。记住,大家的对话中要透露出那种轻松的氛围,不要一板一眼的。”
“明白!”
“好了,各部门准备,我们准备开始。”
随着杨简的一声令下,剧组高速运转起来。
整个上午都在拍风暴来临前的戏份。
机组人员紧急撤离火星表面的镜头,演员们需要表现出突然接到预警后的紧张、有序和急迫。柳亦妃作为指挥官,在“基地”内通过通讯器调度,她的声音必须冷静、果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尽管内心同样焦急万分。
这条拍了几遍,主要调整节奏和调度,很快就通过了。
真正的挑战来自于户外风暴的戏份,这场戏自然不能是白天拍摄,要体现风暴那种遮天蔽日的紧张感,就需要在夜晚拍摄,这无异又给拍摄增加了难度。
实景拍摄就是这点不方便,这要是在摄影棚,任何时候都能拍。
不过有得有失吧,为了给观众极致的真实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剧组下午没有进行拍摄,主要是也是光线不适合其他戏份。
傍晚,吃过晚饭。
当最后一抹夕阳沉入祁连山脉的轮廓之下,整个基地开始经历一天中最具超现实感的转变。这里没有华灯初上的都市喧嚣,只有人类造物与浩瀚宇宙的无声对话。
日落后的西北戈壁,天空并不会立刻陷入漆黑。
一直到晚上九点左右,西方的天际仍残留着深蓝色的渐变光带,与东方逐渐深邃的夜空形成微妙对比。
这段时间被称为隔壁特有的“蓝色时刻”,基地的轮廓在这片冷调光晕中显得格外清晰而孤独。
完全入夜后,整个火星基地展现出与白昼截然不同的风貌,变得更为忙碌和紧张起来。
鼓风机和扬沙机开始启动,低沉的轰鸣声响起。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