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杨简事先就做了安排,如果孩子们先醒,在保证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就带他们去进行一场“火星探险”。
小白笑着对小朋友们比了个“嘘”的手势,带着他们来到旁边的装备间。
那里,四套量身定做的小号宇航服正挂在架子上,虽然是简化版,但外观做得极其逼真,头盔、生命背包(其实是小水袋和零食包)、通讯器(玩具对讲机)一应俱全,银白色的面料在灯光下泛着科技感的光芒。
“哇!!!”小朋友们发出极力压抑却仍充满震撼的惊呼,眼睛瞪得溜圆。
在叔叔伯伯们的帮助下,四个小朋友兴奋又笨拙地套上了属于自己的宇航服,瞬间变成了四个小小的“航天员”,彼此看着,都觉得新奇又神气。
“火星探险小队,集合!”一位叔叔压低声音,却用严肃的口吻命令道。
小朋友们立刻挺起小胸脯,努力做出严肃的表情。
他们被抱上一辆经过改装、有着巨大轮胎、外观酷炫的火星巡逻车。
这自然就是杨简给小朋友们说的火星车。
车子悄无声息地驶离生活区,朝着远处那片更加原始、更像“火星”的戈壁滩开去。
这一下午,对于四个小朋友来说,无疑是跌入了一个巨大的、充满惊奇冒险的乐园。
他们在巨大的、风蚀而成的红色岩柱下“登陆”,用小锤子敲打岩石样本,剧组工作人员事先准备好的奇特石头。
他们用特制的小望远镜“观测远方的沙暴”,其实是戈壁常见的扬尘。
他们在看似环形坑的地貌里进行“重力跳跃”,其实就是蹦蹦跳跳。
他们甚至还在指导下,用无线电(对讲机)假装向“地球指挥中心”(正在睡懒觉的杨简和柳亦妃)报告探索情况。
“报告地球!报告地球!这里是火星探险小队!我们发现了一块奇怪的石头!over!”
“这里没有发现火星人,over!”
叔叔伯伯们和小白姑姑极其配合,全程角色扮演,认真回应每一个“发现”,引导他们想象,确保安全的同时,将这场冒险的趣味性放到最大。
小朋友们的欢笑声、惊奇的尖叫声、模仿对讲机的滋滋声,乘着戈壁的风,飘出去很远很远。
……
下午五点,阳光依然炽烈,但已失去了正午的锐利,变得慷慨而温存,倾斜的光线将戈壁滩上的每一道沟壑、每一块岩石的影子都拉得很长,呈现出一种恢弘而浪漫的金红色调。
杨简和柳亦妃终于自然醒来,精神饱满。
走出房车,柳亦妃就被这下午的美好光景所吸引。
郭番、刘寅和另外几位剧组主创正好也在外面搭起的天幕下喝着冰饮闲聊,看到他们,便招手邀请。
“哟,醒了?这一觉睡得踏实吧?”郭番笑着打趣。
杨简笑着搂过柳亦妃的肩膀,坦然承认:“难得睡这么沉。”柳亦妃脸上还带着刚睡醒的红晕,依偎着他,笑着跟众人打招呼。
有人给他们递上冰镇的酸梅汤和冰镇的西瓜。
几人坐在躺椅上,享受着日落前难得的凉爽微风,聊着拍摄进度,聊着行业趣闻,聊着《大圣归来》,气氛轻松惬意。
正聊着,忽然,一阵模糊却充满极度兴奋的欢呼声和尖笑声,被风从远方断断续续地送了过来。
杨简和柳亦妃同时侧耳倾听,相视一笑。
“听这动静,玩疯了这是。”杨简的语气里满是宠溺和了然的笑容。
柳亦妃也笑:“小白他们肯定没少费心思。”
果然,临近晚饭饭点,天边扬起一溜烟尘,那辆“火星车”颠簸着回来了。
车刚停稳,四个小小的“航天员”就迫不及待地往下跳。一个个满头大汗,头发丝都被汗水粘在额头上,小脸晒得红扑扑的,那身银白色的宇航服也沾上了不少红色的沙土,看起来“战损”感十足。
可他们的眼睛却亮得惊人,里面盛满了前所未有的兴奋和新奇,一点都看不出疲惫的样子。
“爸爸!妈妈!”×2
“小叔!小婶!”
“舅舅!舅妈!”
四个小朋友像一群归巢的兴奋小鸟,叽叽喳喳地扑了过来,瞬间就把杨简和柳亦妃以及周围的叔叔伯伯们给包围了。
那小嘴叭叭叭地,根本停不下来,争先恐后地讲述着下午的传奇经历,声音又急又快,还常常几个人同时说,需要大人仔细分辨才能听清。
“我们看到外星人的脚印了!这么大!”安安夸张地比划着。
“才不是,那是骆驼的脚印!”平平严谨地纠正,但脸上同样兴奋,“但是我们真的看到了很像爸爸给我们说的火星环形山的地方!那里好大好大呀!”
“我开车了!我扶了一下方向盘!”承承激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