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啥?”
崔尧坐在地上沉思道:“可能真的是我的问题,让我想想,通货膨胀都有哪些诱因来着?
不对,在货物充盈,且货币保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不是会导致通货坍缩吗?
是哪里搞错了吗?不对,不对,一定是有我没注意到的问题。”
崔廷旭捅捅陈枫,嘀咕道:“我儿在说啥?”
“某亦不懂。”
崔尧起身问道:“最近有哪些高价物品突然贬值吗?”
陈枫闻言随口答道:“那可多了,衣食住行都涨了,偏生一些稀罕物便宜了许多,咱们家在海外往大唐倒腾了那么多金银、珠玉、兽皮、宝石你倒忘了?”
“金银珠玉,兽皮宝石?”
“对啊,金价最高的时候,合七千文一两吧?现在是多少?某家记得过年的时候已经跌到四千文了。”
崔尧一拍大腿,瞬间通透,娘的,险些忘了,大唐根本没有严格的货币政策,某些时候,以物易物才是百姓们交易的常态。
不拘是开元通宝,但凡是金银、珠玉、乃至布帛都是硬通货。
这些年大唐积累的财富过于迅速,而民生相关的基本供应却并无太多改善……
要知道,这些财货都是有货币属性的,而偏偏这些财货,是被人为的集中在少部分人群中。
“大条了,该怎么办呢?这道题我不会啊!”
崔尧颇有些苦恼。
崔廷旭看着神神叨叨的崔尧,心里有些发毛,自家孩儿这是怎么了?
“别着急啊,百姓没钱就撒钱呗,你姥爷以前还吩咐过我,让我没事多花钱呢。”
崔尧抬头问道:“是这样吗?就这么简单?”
崔廷旭理直气壮地说道:“本就不是多难的事情,百姓不就是收入跟不上物价吗?给钱不就是了?若别人说这话或许是胡吹大气,我崔氏作此豪奢之事不是理所当然吗?”
崔尧站起身来说道:“我也不知有没有道理,既然有方法,不妨先去做!
等我办完了私事,我会将哪些不那么敏感的技术拿出来,大肆开建工坊,凡是我大唐属民,只要不是作奸犯科之人皆可做工。”
“那你要招多少人?”崔廷旭问道,心里却有些不妙。
“来者不拒!若是满额,就接着开工坊就是了。”
“我劝你悠着点,你若招工百万,你看陛下疯不疯吧。”
“管不了那么多,大不了将监理权让渡给他。”
“你想好了?”
“摸着石头过河呗。”
“这句话真让人肝颤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