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怒斥严不语之时,林向阳怒不可遏,情绪愈发激动,甚至将在场的其他百姓也一并痛斥了一番。
他的话语之中,饱含着燕军士兵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以及对百姓冷漠态度的深深痛心。一时间,原本喧闹嘈杂的酒楼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这些百姓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中,犹如被困于信息的茧房中一般,对外界之事的了解仅仅局限于那些道听途说而来的只言片语。面对眼前双方各执一词的说辞,他们茫然失措,根本无从分辨孰真孰假。
而此刻,林向阳义正言辞地以家国大义当头棒喝,直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众人不禁开始自我反思,心中暗自嘀咕:这般指责自家军队是否确有不妥之处呢?莫非此前对燕军所持有的种种偏见,竟是被别有用心之人蓄意加以利用了不成?
“你们这群所谓的读书人啊,平日里摇头晃脑诵读圣贤之书,满口仁义道德,如今却连是非善恶都难以明辨,难道那些辛辛苦苦所学的知识,都统统喂进狗肚子里面去了吗?”
林向阳越说越是气愤,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穿透这酒楼的屋顶,直达云霄。
严不语简直要被这两个人厚颜无耻的行径气得浑身颤抖不止。
只见他怒目圆睁,手指着那两人,大声斥责道:“你们怎敢如此信口胡诌?事情明明就发生在这衙门口,难道真能任凭你们两张利嘴颠倒黑白、肆意妄言吗?”
然而,面对严不语的愤怒质问,刘少波却是一脸不屑地冷哼一声,继续强词夺理道:“哼,少在这里惺惺作态,依我看呐,这人分明就是那明军派来的奸细!既然咱们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倒不如干脆直接将此事呈报官府,也好让衙门来彻查清楚这个人究竟是何身份背景!”
说罢,刘少波根本不给严不语任何反驳辩解的机会,毫不犹豫地便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原来,刘少波与林向阳二人此番举动乃是得到了北平官方授意的,无论何地的衙门都会对他们二人网开一面、大开方便之门。
如此一来,这严不语岂不是只有死路一条?而当严不语听到“衙门”二字时,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显然是心中大为震惊。
再看看刘少波和林向阳那副有恃无恐、得意洋洋的模样,严不语心中明了,看来这其中定然有着不为人知的内情。
就在这时,周围围观的百姓们也开始跟着起哄叫嚷起来:“对对对,赶紧去衙门,让衙门给咱们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走,大家一同前去!”
一时间,群情激奋,人声鼎沸,场面混乱不堪。
对于像他们这般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来说,衙门无疑是寻求公平与正义的不二法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众人根本不会对此产生任何疑虑。
然而,严不语的想法却截然不同。回想起当初在张家门外所见到的那一幕:堂堂北平官员竟然如此厚颜无耻、毫无顾忌地行事,更何况如今面对的仅仅是他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呢?
想到此处,严不语不禁感到一阵寒意从脊梁骨上升起,额头上瞬间冒出豆大的汗珠,冷汗如泉涌般不停地往外流淌。
此时此刻,严不语心中懊悔不已,恨不得立刻给自己来一记响亮的耳光。他暗暗自责道:我不过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罢了,为何要如此冲动、多嘴多舌呢?
可是,他始终都是新城的忠实拥趸,而且在此前还曾得到过新城士兵的热心相助。就在刚才,当他听闻有人肆意污蔑那些英勇无畏的新城士兵时,内心的正义感让他实在难以按捺住情绪,这才不假思索地站出来仗义执言。
“走啊!你方才不是表现得挺有自信的么?怎么这会儿反倒不敢前往衙门了?莫不是心里有鬼,做贼心虚啦?”刘少波紧紧盯着严不语,将其眼神中的惊惶尽收眼底,脸上随即浮现出一抹得意洋洋的笑容,开始不断地催促起来。
而一旁的林向阳则双手抱于胸前,好整以暇地观望着这场闹剧,嘴角挂着一丝冷冷的笑意,同样用嘲讽的目光凝视着严不语。
百姓们敏锐地察觉到严不语突然间变得沉默寡言,于是纷纷又压低声音窃窃私语起来。
“哎呀,你们说这人该不会真是奸细吧?怎么一提到衙门就像被点了哑穴似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啦?”一个满脸狐疑的人悄声说道。
“依我看呐,肯定是!你瞧他那两只手一直在不停地颤抖呢,这明显就是害怕了呀。只可惜啊……哼哼,现在知道害怕已经太晚喽!”另一个人附和道,并露出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
正在此时,酒楼里突然闯进了三名官差。只见他们刚一进门便扯开嗓子大喊了一声,那声音犹如洪钟一般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