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他逐渐走近,人们才看清他那一脸浓密的胡须如钢针般根根竖起,一双铜铃大眼更是炯炯有神,透露出一股威严之气。
在众人瞩目的目光之下,这位络腮胡大汉丝毫不怯场,反而昂首挺胸、气定神闲地径直走到了刘少波的面前。
然后,他面沉似水,一字一句地再次重复起刚才所说的那句话:“他们在说谎!”
刘少波的双眼微微眯起,目光中透露出一丝不悦和敌意,紧紧地盯着面前的严不语。他皱起眉头,语气低沉而严厉地说道:“这位兄弟,请您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此这般用手指着他人的鼻子说话,无论如何都算得上是一种极不礼貌的行为。”
与此同时,一旁的林向阳毫不犹豫地向前迈出一步,稳稳地站立在刘少波身前,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屏障。
他神情肃穆,双目炯炯有神,直直地凝视着严不语,义正言辞地喊道:“事实就明明白白地摆在这里,我们为何要撒谎?”
然而,面对二人的指责与质问,严不语只是冷漠地回望着他们,嘴角甚至还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冷笑。
在此之前,他一直静静地坐在角落里,默默地聆听着刘少波和林向阳的胡言乱语。原本,他并不想轻易地挺身而出招惹事端,但此刻,那两人信口雌黄的话语已经让他忍无可忍。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站起身来,决定将事情的真相公之于众。
严不语完全无视了那两位看似文质彬彬的书生,而是缓缓转过身去,面向在场的其他人。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在积聚全身的勇气,然后大声且坚定地说道:“诸位切勿轻信此二人所言!事实绝非如他们所说那般!就在不久前,我刚刚从北平离开。当时对峙时所发生的一切,我都亲眼目睹,听得真真切切!明明就是我燕军的士兵在行凶杀人,而且被杀之人乃是新城的士兵啊!地点就在张家大门外,这一点我敢以性命担保,绝对不会有错!”
“这两个书生竟然在此处信口胡诌、混淆是非,真是岂有此理!我实在弄不明白他们究竟意欲何为!”
言罢,严不语猛地转过身来,目光如炬地紧盯着刘少波和林向阳二人,仿佛要看穿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一般,同时静静地等待着他们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此时,周围的百姓们脸上纷纷露出惊疑之色,一双双眼睛如同钟摆般在双方之间来回游移,心中暗自揣测着究竟是谁所言属实,谁又在撒谎骗人。
“依我之见,这位壮士所说的话并不像有假。诸位不妨回想一下咱们燕军平日里的所作所为,再对比对比那新城士兵的行径。要知道,新城兵对待百姓向来都是秋毫无犯,其美名早已远扬在外。”人群之中不知是谁率先发声道。
“是啊,我也觉得此事颇为蹊跷。以咱们燕军那些当官的一贯作风来看,倒也的确像是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只是让人想不通的是,为何他们要不遗余力地去袒护一个杀人凶犯呢?按常理来说,似乎着实没有这个必要啊!”另一名围观群众附和着说道。
“哼!这其中缘由嘛……”严不语耳尖地听到了旁人的议论之声,当下便冷哼一声,接口说道:“只因为那名杀人者名为贾仁,而他的父亲正是张玉张大将军身边的副官!”
“哦!原来如此!这下子一切都说得通了!”听闻此言,立刻有人恍然大悟般地喃喃自语起来。
然而,人群之中亦有一些人秉持着别样的观点。其中一人满脸愤慨地高声喊道:“你们这群家伙,究竟算是新城之人,还是我堂堂燕地之民呢?为何宁愿信任那新城的士卒,反倒对咱们燕地的好汉们心存疑虑呀?”
另一人随声附和道:“可不是嘛!横竖我都是土生土长的燕地子民,即便那新城再如何美好,于我而言也是遥不可及。往昔每每听闻尔等将新城吹捧得天花乱坠之时,我便深感荒诞不经。时至今日,居然还有人这般谄媚巴结,难不成你们皆是新城养的走狗么?”
就在此时,刘少波猛地站出身来,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众人的喧闹争执。他伸出手指,直直地指向严不语,声色俱厉地呵斥道:“好个胆大包天之人!究竟是谁给了你胆子在此处散布这等蛊惑人心的胡言乱语?”
紧接着,一旁的林向阳亦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挺身而出,不仅同样用手指着严不语破口大骂,而且言辞愈发犀利:“哼!亏你还有脸说自己亲眼目睹,可就连事发之地你都未能知晓。明明是在衙门口双方剑拔弩张、相互对峙,你却信口雌黄,硬说成是在张家门前。你这谎话连篇的行径,简直令人发指,难道连编造谎言之前都懒得动一动脑筋吗?依我看来呐!像你这样的人,十有八九乃是那大明派来的细作,居心叵测地妄图抹黑我燕军英勇无畏的热血儿郎!若不是我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燕军将士们浴血奋战,舍生忘死地守卫疆土,现如今这燕地恐怕早已落入那明军之手了!想我燕军儿郎,个个皆是铁骨铮铮的好汉,历经无数次生死搏杀,才换得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