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风流俏佳人 > 第788章 留倭之争

第788章 留倭之争(3/5)

”声音虽轻,却带着抑制不住的欢喜。

    王修看在眼里,心中暗喜,面上笑容愈发明媚。她放下茶盏,又指着池沼对面一片略显荒疏的庭院:“夫君再看那边,便是‘飞香舍’了。那里曾植满名贵的牡丹,是我母后生前最喜爱的居所。可惜……”

    她语气微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伤逝,“自母后疯癫,那里便渐渐荒芜了。如今杂草丛生,牡丹已是数年未开了,看着也觉凄凉。”

    王修轻轻叹了口气,那叹息声如同羽毛般飘落在寂静的亭中,“这宫苑之中,一草一木,一殿一阁,看似花团锦簇,实则不知埋藏着多少凄凉旧事,多少身不由己。”

    她的话语轻柔,如同在讲述一个与己无关的遥远故事,然而那字里行间透出的物是人非、身世飘零之感,却沉甸甸地压在听者心头。

    杨炯端着茶盏的手停在半空,目光落在王修低垂的眼睫上。她的侧影在亭外纷飞的花瓣映衬下,显出一种惊心动魄的脆弱与坚韧交织的美,那慵懒姿态下深藏的孤寂与沧桑,此刻毫无保留地流淌出来。

    他知道,王修是在用这满目繁华下的疮痍,用这无法磨灭的伤痛记忆,不动声色地诉说着她对这片土地难以割舍的责任,为她母后,为她妹妹媄子,也为那些同样身不由己的、如浮萍般飘零的旧人。

    杨炯沉默地啜了一口茶,清苦的茶汤滑入喉中,却未能冲散心头那点沉郁。他抬眼望向那片荒芜的飞香舍,残垣断壁隐在茂盛的杂草之后,昔日的牡丹花圃只剩下几株顽强的野花在风中摇曳。

    王修的话语,像一根无形的丝线,将眼前破败的庭院与她幼时在皇宫各处攀爬的身影、与她口中毒发噬心的惨痛、与她为复仇而踏过的尸山血海悄然串联。这片土地,对她而言,从来不是荣耀的冠冕,而是浸透血泪的荆棘王座。

    王修似乎察觉到杨炯的沉默,侧过脸,对着他绽开一个极明媚的笑容,瞬间将那点哀愁驱散得无影无踪,仿佛刚才的低语只是杨炯的错觉。

    王修起身,裙裾拂过光洁的石凳:“好啦,莫让这些陈年旧事扰了夫君的兴致。前面还有几处景致颇可一观,夫君随我来。”

    她伸出手,指尖带着清晨微凉的触感,轻轻拉住杨炯的衣袖。

    杨炯被她拉着起身,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再次掠过媄子。那少女依旧安静地侍立在旁,方才的惊喜红晕已褪去大半,又恢复了那种带着轻愁的娴静。

    她微微垂着眼,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双手无意识地交叠在身前,指尖缠绕着腰间丝绦上垂下的流苏。

    阳光透过稀疏的花枝,在她浅碧色的襦裙上跳跃,勾勒出单薄得近乎透明的身形。她就像一株生长在废墟缝隙里的星花木兰,柔弱,却带着一种无声的、近乎固执的生命力。

    三人复又前行。

    王修巧笑嫣然,指点着各处景致,声音清越如初:“夫君瞧见那处水车了么?是仿照大华农家的式样所建,引的是玉带河的水,虽只是个摆设,倒也有几分野趣。还有那边,是前朝嵯峨天皇留下的诗碑亭……”

    她兴致勃勃,仿佛要将这宫苑的每一处角落,每一件风物,都细细地掰开了揉碎了,呈现在杨炯眼前。

    媄子则始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时而因姐姐讲述的趣事掩唇轻笑,那笑容含蓄而温婉;时而在王修目光扫来时,回以一个乖巧的点头。

    她的目光偶尔会飘向杨炯挺拔的背影,带着一丝好奇,一丝敬畏,更多是小心翼翼的探寻。当杨炯的目光无意间与她相遇时,她便如受惊的小鹿般飞快移开视线,脸颊再次染上淡淡的红晕,手指将流苏绞得更紧了几分。

    王修的话语滔滔不绝,从一处亭台说到另一处假山,从一株古木讲到一段逸闻。她似乎完全沉浸在这导览之中,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更绝口不提任何与权位、与归期相关的字眼。

    然而,王修引着杨炯前行的方向,却总是不着痕迹地掠过那些象征着天皇权柄的核心殿宇,那正在重建的三大殿处。

    王修只是远远指点,并不靠近,但那无声的暗示,却比任何言语都更清晰地烙印在杨炯的心上。

    杨炯任由她挽着,沉默地听着,目光看似落在四周景致上,实则心绪早已翻涌如潮。

    王修越是这般云淡风轻地展示着倭国的“风物”,越是这般拐弯抹角地夸赞媄子的“稳妥”,他心头那点被强行压下的疑虑与冷意就越是清晰。

    家族庞大的开支,各条战线上的巨大投入,李嵬名前车之鉴,还有菖蒲腹中尚未出世却已牵动家族未来布局的骨血。这些沉甸甸的现实,如同冰冷的巨石,压在他心口。

    终于,当王修引着他来到一处名为“千岁台”的高地,俯瞰着下方层叠起伏的宫殿群,正欲再次开口细数某座偏殿的典故时,杨炯的脚步顿住了。

    他侧过头,目光落在王修那张因兴致勃勃而愈发光彩照人的脸上。晨光勾勒着她精致的下颌线,樱花瓣偶尔落在她鬓边,更添几分妩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