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
倪元璐继续道:
“燕山有三条连通蒙古草原和北直隶的古道,是为平冈道、卢龙道、无终道,它们刚好经过咱们刚才说的那些关隘,沿河谷形成‘南三北二’的格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您看,潮河河口对应古北口,滦瀑河河口对应喜峰口,青龙河口对应刘家口,这是南边的三个出口。”
平冈道、卢龙道、无终道的地形图
***************************
【注意,这里有平冈道、卢龙道、无终道的地形图】
**************************
他话锋一转,指向地图北部继续道:
“而北部的出口只有两个,一个是通往西辽河的老哈河谷,另一个是通往辽河下游的大凌河谷。”
朱慈烺盯着滦河的标注若有所思:
“既然有滦河河谷,为何古道不直接沿河谷北上沟通蒙古的草场?平冈道反而要跨过滦河,再沿老哈河北上呢?”
倪元璐闻声解释:
“这便涉及河谷的通行性了,河水流量大时,河谷两岸容易被冲刷成悬崖,落差也大,根本无法通行。
就像黄河的支流渭河、穿越太行的滹沱河,都因水流湍急,没能成为主要通道。
滦河是河北第二大河,水量丰沛,自然不适合走古道。”
他指着东部地势较缓的区域:
“从北直隶去蒙古的草场,除了西部的关沟、中部的古北口,还能沿瀑河河谷北上,再接入老哈河。这条河最终与西拉木伦河汇合。
殿下看燕山东部,山体相对低矮,更像丘陵,又有老哈河、大凌河这样的大河及支流,通行起来自然比滦河河谷方便得多。”
朱慈烺忽然想起什么抬头问道:“如此说来,当初建奴叩关,蒙古诸多部族从老哈河河谷策应,便是利用了这地理之便?”
“正是。”
倪元璐面色凝重:
“所以当年朝廷才要花大力气修筑大凌河防线,这里能直接抵挡来自蒙古的进攻。
可惜后来大凌河边墙尽数失守、锦州也丢了,朝廷只好以山海关为起点,构筑在燕山南麓的第三道防线。
也就是蓟镇长城,这便成了京师东部最后的屏障。”
他指着地图上从山海关延伸的长城防线:
“您看,这山海关、九门口、界岭口、刘家口、冷口关、喜峰口、罗文峪口、黄崖关,都属于蓟镇长城段。
咱们脚下的山海关,正是这道防线的东起点啊。”
朱慈烺望着地图上如长蛇般盘踞的长城,又想起方才在城楼上看到的实景,忽然明白了这山河与关隘的关联:
“一道防线的强弱不仅在于城墙是否坚固,更在于对地形的利用。守住了河谷与古道,便守住了咽喉要道。”
倪元璐抚须笑道:
“殿下能悟透这点,便是今日最大的收获了。这地图上的每一笔,都是先辈用血汗换来的经验啊。”
说到这,门外有将领高叫:
“殿下,大军已经准备完毕,可以出征了。”
朱慈烺闻言满脸激动。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