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崇祯:30年不上朝 > 第524章 复我河山

第524章 复我河山(1/2)

    朱慈烺收回目光,带着倪元路走出大殿,行至山海关瓮城前,眼前的景象让人震撼。

    只见五万明军列成的方阵如铁铸般沉在城下,甲胄上的鳞片在朝阳下反射出冷冽的银光,层层叠叠的光芒顺着队列延伸,肃杀气直冲云霄。

    左良玉、马士英、吴三桂、李过、刘芳亮、袁宗第、高一功、郝摇旗等将领皆身披亮银甲,立马阵前。

    见朱慈烺的身影出现在瓮城门口,众将几乎同时翻身下马,齐声喝道:

    “末将参见殿下!”

    声音撞在瓮城的弧壁上,反复回荡

    “免礼。”

    朱慈烺的声音透过甲胄的碰撞声传来,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

    此时,明军将士们手中的长枪斜指苍穹,枪尖的红缨如烈火般跳动。最前排的火铳兵腰间悬着制式长刀,铳管擦得锃亮。

    左良玉、马士英、吴三桂作为长城一线明军中的中坚将领柱,往阵前一站,便带出沉沉的威势。

    左良玉是从辽东打到湖广、征战全国的的老将,眼神里沉淀着三十载沙场的风霜,麾下人马自长江流域一路追着建奴残部杀到长城脚下,马蹄踏过的土地里,埋着数不清的鞑子尸首。

    虽然他多次临战而逃导致明军大败,但在崇祯的“感化”下,现在又成了奋勇杀敌的将领。

    马士英则一身银白亮甲,他虽不以冲锋陷阵见长,却最擅调度粮草、整饬军纪。

    吴三桂站在两人中间,亮银甲外罩着猩红披风,因常年驻守辽东,对建奴作战丰富而被任命为此战的主帅。

    光是站在那里,便让周围的士兵生出莫名的底气。

    李过、刘芳亮、袁宗第、高一功、郝摇旗等人,虽曾是闯军将领,此刻却与大明将士浑然一体。

    他们自归降便备受崇祯信任,曾经在关中和陕北力撼建奴,拼着4成的伤亡,从西安杀到河套,战功赫赫。

    聚集在山海关的将士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重生的关宁铁骑。他们曾在松锦大战中被打残,可此刻跨下的战马,却是土默特蒙古精选的千里驹。

    再加上京师运来的新制火器,战力远超曾经。

    左良玉和马士英的人马自湖广一路追杀建奴到长城沿线,亦是战功赫赫,这半年里配置了全新的火器,鸟铳、佛郎机炮、虎蹲炮样样俱全,同时进行了系统的训练,战力更是了提高一大截。

    主帅吴三桂立身最前,望着高台上的太子,朱慈烺双眼睛里的锐气,像极了崇祯亲征时的模样。

    吴三桂想起这两年的变局:

    曾经纵横数省的献贼、闯贼,被崇祯亲率的明军追得丢盔弃甲,半年间便灰飞烟灭;宣大战场上,崇祯带着残兵硬撼建奴八旗主力,杀了一个又一个建奴亲贵,几乎将建奴杀的全军覆灭。

    去年冬天,多尔衮是夹着尾巴带着最后的残军逃回辽东的。

    自努尔哈赤起事,大明从来没打过这种胜仗,一切的原因都在崇祯。

    皇家真的变了!

    不论陛下还是太子,都不再是深宫院里“泥塑”,而是刀光剑影里的果决与担当。

    从前总觉得大明气数将尽,自己不过是在宁远做最后的挣扎,可现在,看着眼前五万整装待发的精锐,看着火铳兵腰间闪着寒光的新制武器,看着关宁铁骑胯下马匹喷着的响鼻,心中竟生出从未有过的热流。

    吴三桂自二十岁驻守辽东,他在辽东厮杀了二十余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关隘,都刻在他心里。

    此次出征的每一步计划,都已经在他心里做了很多遍推演,此刻,他很有信心,很期待兵临锦州后的大战。

    吴三桂目光炯炯,心中思忖:

    “有了这次北伐的机会,或许,我真的能洗刷松锦之败逃跑的耻辱,在辽东战场上挣回一场泼天的功名。

    将来攻入盛京生擒建奴小主,也弄个世袭的国公!”

    就在他畅想的时候,朱慈烺开口了:

    “登州水师已扬帆渡海,克复金州、复州故地,解救黎民于水火。然锦州、义州诸处仍为建奴所据,彼处数万子民遭其荼毒,正望眼欲穿的盼王师北上。

    我大明新铸火铳,百丈外可洞穿铁甲;新制火炮,能裂最坚城垣。尔等身被战甲,皆为大明铁骨;手握刀枪,尽凝汉家血气!

    今日出征,当荡平胡虏,为死难同胞讨还血债!

    方阵中骤然爆发出排山倒海的呼喝:

    “讨还血债!”

    “大明万胜!”

    “杀尽胡虏!”

    待将士们呼喝声下去,朱慈烺高声道:

    “尔等之中,有镇守关塞的宿将,有初上疆场的新卒。

    或曾亲历松锦之败,或曾目睹亲族被掳,亦曾见陛下亲征斩杀胡虏。

    今日披甲出征,应披荆斩棘,复我河山,救我同胞!”

    将士们闻声激动万分,一齐高呼:

    “复我河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