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我的父亲是曹操 > 第121章 遍地开花(6)

第121章 遍地开花(6)(3/3)

间聚拢大规模的人,但是在荆豫徐扬四州治下,可有不少人藏匿着人口的。”

    刘晔双眸微张。

    他似明白曹昂是何意了。

    别看编户齐民,一直都在各州诸郡众县推行,可这涉及到的是恢复自由的破产群体,还有本就在册的群体,在这大趋势下,被藏匿的人口,是无法进行登记造册的。

    对于这部分人口,曹昂是必然要挤压出来的。

    但如何挤压,这就考验曹昂的智慧了。

    水利整饬及建设大计,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在前期,曹昂或许不会做什么,但到了中后期,一些时局发生根本性改变,一切就都说不准了。

    “再者言工具、畜力、粮食等方面的采买,是不是能对外出个政策,言明只有购置一定规模的特别债券,且还是十年期的,方能参与进竞拍阶段,某觉得此事一旦对外传出,肯定会有很多人盘算合计吧?”

    刘晔的眼神变了。

    曹昂提出的这种模式,跟先前定的模式是有本质区别的。

    这是能让民间很多群体参与其中的模式。

    这种模式,是闻所未闻的。

    “公子所提是好,可如此一来的话,会有一些问题跟着出现。”

    可是想着想着,刘晔迅速冷静了下来,“如果在此期间,有人以次充好,甚至是内外勾结的话,这都会引来很大的威胁与麻烦。”

    果真没有看错人啊。

    曹昂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种模式是好,可随之而来的,就是会出现各种新的状况。

    “这就需要子扬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监察队伍。”

    想到这里,曹昂保持笑意道:“这个监察队伍,子扬要做到绝对掌控,在此期间,不会被一些别有用心之辈拉拢腐化。”

    “与此同时,子扬还需构建一个专业性极强的人才队伍,在日常的管理,水利勘探,阶段性查验,不定期查验下,确保要构成的水利诸段,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

    刘晔沉默了,这件事可不是轻易能办到的。

    “某可以给子扬提个建议。”

    见刘晔如此,曹昂伸手道:“牵扯到这两个队伍建设,子扬可去找找孔明,或许从他那里,子扬能找寻到答案。”

    嗯?

    一听这话,刘晔不由生疑。

    找诸葛亮,就能解决此事?

    对诸葛亮,刘晔了解不多,只知其是诸葛瑾的弟弟,娶了黄氏女为妻,但是透过自家公子所讲,刘晔发现自家公子对诸葛亮很看重。

    ‘军屯学,不应只培养军工方面的人才,还应培养别的方面的人才。’看着刘晔流露出的表情,曹昂没有再说别的,而是在心底暗暗思量。

    ‘想推动普及教育,就必须要扶持与之紧密相连的新兴群体,只有这样,才能抵御住来自其他群体的算计。’

    ‘一个军工方面的新兴群体,这未免是有些单薄的,但要是加上一个水利方面的新兴群体,那就不一样了。’

    有想促成的事要做,曹昂觉得刘晔见过诸葛亮后,即便知晓军屯学暗藏的深意,那也不会轻易暴露的。

    只要刘晔愿意通过军屯学,来培育水利方面的人才,并在后续的整饬与建设期间,将其中的翘楚提拔起来,那么这一根基就算牢靠了。

    按着曹昂所想,今后做官的,不该局限于内政方面,像教育,水利,军工这些层面,也都该囊括到为官之中,不过他们之间要有明确的界限,当做官不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个细化的,这对于曹氏而言,就不会受限于一些所谓风气影响了!!

    文官群体喜欢抱团是吧?

    好啊。

    那曹昂就从源头去解决,通过职权划分给他们拆分开,这样即便是有抱团,那造成的影响也会被有效遏制。

    曹昂深信只要刘晔能领悟这层深意,并且真正的去付诸实践,那么未来的官场格局必将会焕然一新。

    如此一来曹氏的根基会愈发稳固,而在曹氏问鼎的天下,各领域人才辈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那么汉室遭遇的问题,到了曹氏这里就不再是主要矛盾了……

    hai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