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784章 解元公在种田呢

第784章 解元公在种田呢(1/2)

    栖霞山。

    这里是陆知白的封地。

    山脚下,一片近几个月开垦出来的沙质土地上,搭建着几个异常高大的温室大棚。

    棚内热气蒸腾,温暖如春,挡了外面的秋凉。

    一垄垄绿油油的藤蔓在地上铺展开去,枝繁叶茂,充满了勃勃生机。

    广智侯陆知白,此刻正卷着袖管,露出一截白皙有力的手臂。

    他手里拿着一个扁平的小巧竹片,正小心翼翼地在一株藤蔓的根部,刨着疏松的泥土。

    他的身边,围着一群身着青衿襕衫的学子。

    正是科举班的学生们。

    为首的便是新科解元周志新,他神情专注地看着恩师的动作。

    “都仔细着些,轻手轻脚的。”陆知白一边刨,一边头也不抬地嘱咐道。

    “这宝贝疙瘩可娇贵得很,莫要给它伤了皮,那就不好了。”

    他语气轻松,带着一丝幽默腔调。

    沙土地确实疏松,竹片挖下去并不费力,很快便触碰到了硬物。

    陆知白手上的动作愈发小心,轻轻一撬,再用手拨开周围的泥土。

    几个圆滚滚、黄澄澄的东西便从土里显露了出来。

    “嗬!这……这便是侯爷说过的土豆?”

    一个学子按捺不住好奇,凑近了脑袋,仔细打量。

    “正是。”陆知白咧嘴一笑,笑容明朗。

    他将一个约莫鸡蛋大小的土豆托在掌心,展示给众人看。

    “都来瞧瞧,这品相还算不错。”

    学生们立刻都围拢了上来,伸长了脖子,眼中充满了惊奇与探究。

    周志新也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凑过来看。

    他见这土豆表皮光滑,虽然沾着些许泥土,却掩不住那喜人的黄澄之色,个头也颇为匀称,心中也是一阵欣喜。

    “侯爷,”周志新开口问道,声音沉稳,“这便是咱们科学院继玉米、辣椒之后的第三样新作物了?”

    陆知白点点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得意。

    “没错,这东西叫土豆,也叫马薯,或者洋芋。”

    “它的好处嘛,就是产量高,而且不怎么挑剔土地,耐瘠薄,是上好的主粮啊!”

    他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激动与兴奋。

    神器在手!

    温室大棚外。

    早已经聚拢了不少附近的庄户百姓。

    他们都是被这边的动静吸引过来的,此刻正伸长了脖子,好奇地往棚内张望。

    “侯爷在摆弄啥稀罕玩意儿呢?”一个老农眯着眼睛,问道。

    “收土豆嘞,能当饭吃的好东西哩!”另一个汉子回答。

    一个戴着草帽的老农,摇了摇头,带着几分不以为然地说道:

    “几个月前,侯爷也说那从海外传来的‘玉米’是了不得的好东西,结果呢?”

    “种倒是种出来了,那穗子看着也确实挺大,可里面的籽,很多是瘪的,咋个吃嘛?”

    “金陵城里那些个只会动嘴皮子的酸丁秀才,可没少拿这事儿编排笑话,说咱们侯爷是瞎折腾……”

    说到这里,老汉也讪笑起来。

    这玉米,可以说是这位侯爷,少有的失败了。

    当时,没少引起各种各样的议论之声。

    旁边一个壮年汉子接话:

    “可不是怎的!倒是那红彤彤的辣椒,种得是真不赖,长得又多又好。

    听说那玩意儿辣得很,就是不能当饭吃,也不知道有啥大用处……”

    他们的议论声虽然不大,但棚内的人却也听得清清楚楚。

    科学院的学子们,听到这些话,脸上多少都有些讪讪的。

    玉米试种之事,确实算得上是科学院成立以来,一桩不大不小的“糗事”,也让他们承受了一些非议。

    陆知白却似乎没有听到一般,脸上依旧带着乐呵呵的笑容。

    他指挥着学生们:“都动手,把这些成熟的土豆都给咱起出来。”

    “记住了,小心一些,别用蛮力。要是伤了土豆,那可就白费咱们这几个月的功夫了。”

    学生们齐声应诺,纷纷学着陆知白的模样。

    有的用竹片,有的干脆直接用手,小心翼翼地在藤蔓根部刨着。

    沙土地确实松软好挖。

    不一会儿。

    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土豆,便被从泥土中解放出来,堆放在田垄边上,数量越来越多。

    周志新挖得尤其认真仔细,他本就出身耕读之家,对这些农活并不算陌生。

    只是这土豆,他也是头一回亲眼见到,心中充满了新奇与期待。

    陈瑜捧着一个沾着新鲜泥土、滚圆的土豆。

    他小心翼翼拂去上面的土。

    他眼中热切,望向陆知白,怀着一丝好奇,请教道:

    “侯爷,这土豆,一亩地大约能产出多少斤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